裂隙岩体渗流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裂隙岩体渗流分析 目 录 TOC \o 1-3 \h \z \u 第1章 绪 论 2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2 1.2.1 实验研究 3 1.2.2 计算模型 6 1.2.3 数值方法 8 1.3 本文研究内容 9 第2章 岩体单裂隙渗流理论 10 2.1 控制方程 10 2.1.1 连续性方程 11 2.1.2 动量方程 12 2.1.3 本构方程 13 2.2 定解条件 14 2.2.1 边界条件 14 2.2.2 初始条件 15 2.3 裂隙渗流层流规律 15 2.3.1 立方定律 15 2.3.2 线性变隙宽渗流规律 17 2.4 裂隙渗流紊流规律 17 2.4.1 层流与紊流的判别——雷诺数 18 2.4.2 紊流时均连续性方程和雷诺方程 18 2.4.3 紊流的半经验理论 20 2.4.4 裂隙紊流流速分布 21 2.5 本章小结 24 第3章 高速非达西渗流规律的实验探讨 25 3.1 实验目的 25 3.2 实验介绍 25 3.2.1 实验装置 25 3.2.2 实验数据测量方法 29 3.2.3 实验步骤 31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3.3.1 层流实验结果 32 3.3.2 高速非达西实验结果 33 3.4 本章小结 40 第4章 Navier-Stokes方程数值解 41 4.1 CFD简介 41 4.2 Fluent简介 42 4.2.1 Fluent建模求解步骤 42 4.2.2 Fluent求解方法 43 4.3 物理模型 45 4.3.1 网格模型 45 4.3.2 控制方程 46 4.3.3 紊流模型 46 4.3.4 壁面区处理 47 4.3.5 定义材料 48 4.3.6 边界条件 48 4.4 Fluent求解 48 4.4.1 控制方程的离散 48 4.4.2 控制方程的求解 49 4.4.3 松弛因子 50 4.4.4 收敛标准 51 4.5 数值计算结果 51 4.6 本章小结 55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6 5.1 全文小结 56 5.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56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岩体中的渗流问题作为岩土工程问题,由于其制约着基础岩土体的承载能力、影响着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决定了地下洞室的渗涌水量等,在水利水电、交通、工民建以及国防等工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长探洞揭示的地质情况和已基本查明的工程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表明,该工程区涌水具有高水头、大流量的特点。而未来在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涌水量和单点瞬时涌水量均可能比探洞中要大,必然影响工程安全及稳定。对于类似于锦屏二级水电站区域岩溶裂隙围岩介质,按水动力特征可将其含水空间分为三类:1.主要起储水、释水作用的遵循达西定律的基质岩块孔隙和微裂隙;2.主要起导水作用、其水流仍服从达西定律的中宽裂隙空隙介质;3.起导水作用但其水流的流态已属于紊流的岩溶管道和宽裂隙空隙介质。 目前国内外对于裂隙岩体渗流分析所依据的基本定律还是达西定律,而对于不再符合达西定律的深埋隧洞大流量涌水问题,如果仍采用和依据达西定律来分析,就会导致工程不良的后果,高速非达西渗流问题的研究已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单条裂隙作为岩体裂隙网络的基本单元,决定了地下水在岩层中的基本渗透特征,是各种渗透理论模型的基础,因此单裂隙渗流规律的研究是最基础的研究。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渗流的研究开始于土体。1856年,法国工程师Darcy根据直立均质沙柱模型渗流实验,总结出线性渗流定律——流速与水力梯度呈正比,即著名的达西定律,这标志着经典渗流理论的诞生[1]。早期,俄国对渗流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1889年,N.E.儒可夫斯基导出了渗流微分方程,指出在数学形式上渗流微分方程相似于热传导方程。100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的渗流分析都是采用经典渗流理论,渗流力学已经成为流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对渗流问题采用经典渗流理论进行分析是有一定条件的,那是因为经典渗流理论以连续介质假定为基础,只有表征体积单元与研究域的尺寸相比足够小,才能使用连续介质渗流理论。对于土体渗流,表征体积单元相比于研究区域足很小,连续介质渗流理论可以直接应用。 岩体渗流不同于土体渗流。对同一种岩石,致密的岩块渗透系数一般小于10-7~10-8cm/s,岩体的渗透系数要比岩块渗透系数大104~10

文档评论(0)

stormc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