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指尖部:指尖、爪角根取;2. 。;两骨:大多角骨和豌豆骨。
两筋: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
横纹:腕横纹。;骨边:是指桡侧骨边和桡骨茎突边。
经渠穴:在桡骨茎突最高点的掌面骨边。
孔最穴:在掌后第一横纹上七寸,桡骨的尺侧边。; ;肘横纹上
尺泽穴 肱二头肌腱桡侧边
曲泽穴 肱二头肌腱尺侧边。;天泉穴 在肱二头肌中间,腋前纹头下二寸。
天府穴 腋前纹头下 3寸,肱二头肌的桡侧沟中
侠白穴 腋前纹头下 4寸,肱二头肌的桡侧沟中
青灵穴 肱骨内上髁上3寸,肱二头肌的尺侧沟中;1.指尖部:爪甲角根取;2.掌指关节部:掌指关节前后取;3.腕关节部:筋骨间取; ; ;4.前臂部:骨边、骨间、骨两边;三焦经
外关
支沟
会宗
三阳络
四渎
尺、桡两骨之间
会宗穴
尺骨桡侧边; ;5.肘关节部:纹头、肘尖是标志;6.上臂部:一肌一骨前后取;7. 肩关节部:锁骨肩峰前后取;8.肩胛部:胛冈中、端、上下取;9.颈部:一结、一角、一条肌;1.趾尖部:爪甲角根取;胃经 内庭穴、陷谷穴
胆经 侠溪穴、地五会穴
膀胱经 通谷穴、束骨穴
在跖趾关节的前、 后取。;;足阳明胃经; ; ;1.足部:足心、爪甲根;2.跖趾关节部:跖趾关节前后取;3.足踝部:踝尖上下前后取;4.小腿部:骨边,骨中,筋边取;5.膝关节部:骨髁上下与后方;两椎之间
旁开1.5寸
膀胱经第一条线的穴位
旁开 3寸
膀胱经第二条线的穴位; 肋间隙
中线 任脉穴位
旁开2寸 肾经穴位
旁开4寸 胃经穴位
旁开6寸 肺经
脾经穴位
;3.腹部取穴规律;(1) 究穴理、抓规律,创“三边”“三间”取穴法 杨甲三取穴经验是以其深究穴理、悉心总结的腧穴规律为核心的。是对腧穴形、质的深刻认识。大凡取穴,当有纵横两个方面的坐标定位。纵向定位通常是根据骨度分寸这一熟悉的取穴定位方法,但还需横向定位方法,纵横相交才能准确定位,杨教授将横向定位规律概括为 “三边”(骨边、筋边、肉边)“三间”(骨间、筋间、肉间)此外还有筋骨间、筋肉间等。虽然腧穴“非皮肉筋骨”,但其定位则需借助骨、筋、肉这些解剖???志来完成。根据这一规律,杨甲三教授结合西医解剖知识和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逐经进行了腧穴定位分析,形成了独特的取穴经验。筋、骨、肉不仅是人体解剖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体表明显的解剖标志。熟悉这些解剖标志,根据“三边”“三间”的规律,结合纵向的骨度分寸,就可以准确取穴。掌握这一规律,使取穴准确、简便、易记。“三间”“三边”恰好是附着于筋骨肉旁的一些缝隙、孔窍或凹陷的部位,故依据此规律取穴,能够很好地反应腧穴的本质,符合腧穴的本意及其经络气穴流注出入特性。 ;(2) 探幽微、重实践,倡毫针单手进针法 杨甲三认为针刺是一个连贯的多步骤多环节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极为重要,都不可草率行事。双手针法固然是遵循了古人经验的一种可行方法,但速度慢,费时费力。杨甲三将右手五指进行了巧妙的分工,以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使用长针时捏持针身)无名指、小指夹持针身,中指充当“弹怒爪切”之功,而左手完全被解放出来,可以持针多枚备用。
悬空下压式 空压式主要适用于皮部不需得气的情况下采用及人体大部分穴位、各种长度的毫针进针。四肢、腹部肌肉丰厚或平坦处的穴位需直刺或深刺时多用之,如合谷、足三里及腹部等穴处。
角度转变下压式 角度压式主要适用于皮部需得气时采用及全身所有穴位的进针,腹部诸穴尤宜之。角度压式一般使用1寸至1寸办长度的毫针行直刺。
捻转下压式 捻压式适于皮部需得气及捻转补泻时,右捻进针为泻,左捻补法。
连续压式多用于头皮部皮肉非常浅薄的部位,如印堂、百会等穴位的进针,及需沿皮刺、皮内刺的各种病症。? ;(3) 融经典、萃精华,巧立补泻手法 杨甲三熟读经典,遍习各派,逐渐融会贯通,删繁就简,形成了自己的针刺补泻风格。“搓紧固定加震动,推内搓左随补功;动退搓右迎提泻,刺激妙在强弱中。”意即在得气的基础上,拇指向前努出,针左转搓紧,以慎守经气而后推内为补法。进针在得气的基础上,拇指向后,针右转搓紧,以慎守经气,而后震动为泻法。其特点是将捻转搓紧与震动固定相结合,目的是为了慎守经气,使气至病所。;(3) 融经典、萃精华,巧立补泻手法 杨甲三还特别强调针刺过程中“神”和“功力”的运用,常教导学生“不可枉针”,尤其是补泻过程中,必须“手如握虎”“心无旁骛”,才能达到最佳的补泻效果,最忌“轻浮”,
杨甲三对于刺激程度之强、中、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连锁新店选址评估表.xlsx VIP
- 第节特种陶瓷粉体制备方法特种陶瓷粉体制备方法.PDF VIP
-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PPT课件.pptx VIP
- 【课件】免疫与免疫规划+第二课时+免疫的功能与免疫规划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GBT50417-2017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4-2025学年酒泉市金塔县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卷含解析.doc VIP
- 飞机维护模拟训练系统.doc VIP
- DBJ51/168-2021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docx VIP
- [泰州]江苏泰州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招聘员额制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docx VIP
- DB61_T 5079-20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沿线土遗址振动控制与监测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