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技巧鉴赏
象征与托物言志
诗歌基础知识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用典、对偶等
: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美景衬哀情、欲扬先抑等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温故知新五看与通用格式
赏析诗歌五看:
一看题目 二看作者
三看诗歌内容 四看小注
五看题干
通用格式:
字词含义+描图景+特征+技法+效果
沙场练兵
除 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诗歌描写了作者身处何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2)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
答案:
(1).客居他乡 孤寂思乡的思想感情。
(2).虚写,“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倍增思念。
象征 PK 托物言志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象征是借助事物间的联系,用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物的修辞方式。
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花”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的一种艺术手法。
象征 PK 托物言志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合作探究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谈谈这首诗歌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淡”,“清气”,“不要人夸颜色好”表现了梅花的高洁、淡雅,表现出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合作探究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分析颔联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
颔联运用了象征手法,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答题规范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淡”,“清气”,“不要人夸颜色好”表现了梅花的高洁、淡雅,表现出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析:颔联运用了象征手法,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哪个地方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步骤三:结合此手法的作用回答出怎样有效描写出意象或意境的什么特征,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规范
技法+描图景+特征+效果
答题格式
字词含义
学以致用
《题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析】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出竹子扎根裂岩之中,屹立于青山之上,蔑视狂风的磨击,表现了竹子不畏艰险,顽强斗争的精神和刚直坚韧的品质,表达出了诗人的为人刚直、不畏权贵。
学以致用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是宋末诗人,宋亡后拒绝向元统治者投降,有浓厚的民族意识。
参考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了诗人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回顾本堂知识
1、象征与托物言志
2、诗歌技巧题的答题思路及格式
学以致用
题菊花 (唐)黄 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分析: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而统观全诗,诗中的菊花寓意是当时社会上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