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银星二号煤矿
新技术二氧化碳爆破专项辨识评估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编制日期:2018 年 8 月
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人员签名表
姓
姓
名
职
务
姓
名
职
务
新技术二氧化碳爆破致裂
专项辨识评估
受 1131001 工作面采动压力影响,1131001 轨道运输巷两帮发生微小变形,影响设备列车的向前移动,需对轨道顺槽两帮进行二氧化碳爆破欲裂,故对此新技术开展专项辨识。
一、新技术简介
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技术是一种理念先进、方法安全、效果显 著的破岩技术,属于物理破岩技术,具有破岩过程无火花外露、破岩 威力大、无需验炮、操作简便、不属于民爆产品,其运输、储存和使 用获豁免审批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采煤、清堵、建筑物拆除。因此, 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技术有望取代炸药预裂爆破。
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属于物理致裂过程,通过化学加热液态二氧化碳,使其压力剧增至 20MPa-60MPa,高压液态二氧化碳冲破定压剪切片迅速转化为气态,体积膨胀 600 多倍,瞬间释放的气体膨胀能使钻孔周边煤体致裂;液态二氧化碳体积膨胀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能有效降低致裂范围内的煤体温度,有利于抑制煤层自燃;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采用低压启动(9v),比传统爆破更安全,且不需要验炮,爆破后即可进人,实现连续工作。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装备结构如图 1 所示。
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装备结构示意图
二氧化碳致裂的原理:二氧化碳气体在一定的高压下可转变为液
态,通过高压泵将液态的二氧化碳压缩至圆柱体容器(储液管)内, 装入破裂片、导热棒和密封圈,拧紧合金帽即完成准备工作。将储液管和安全云毫差起爆器及电源线携至现场,把储液管插入钻孔中固定好,连接起爆器电源。当微电流通过高导热棒时,产生高温击穿安全膜,瞬间将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急剧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致泄压阀自动打开,被爆破物品或堆积物受几何级当量冲击波向外迅猛推进,从起爆至结束整个过程只需 0.4 毫秒,且是低温下运行,与周围环境的液体,气体不相融合,不产生任何有害气体,不产生电弧和电火花, 不受高温、高热、高湿、高寒影响。在井下破岩时对瓦斯具有稀释作用,无震荡,无粉尘。二氧化碳属于惰性气体非易燃易爆物质,破岩过程就是体积膨的过程,物理做功而非化学反应。
二、评估标准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及《煤炭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有关条款及相关标准为依据,对此新技术进行评估。
三、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矩阵分析法
四、评估时间
2017 年 8 月 12 日
五、评估人员
组 长:李延庆
参与人员:翟文华 王志刚 姜 光 朱培胜 王国平 张晓忠 张浩
淳 张宏伟 于 友
六、重点辨识环节
依据开工准备→打眼→检查→装储液管→检查→致裂破岩→检查
→找掉→临时支护→人工风镐破岩等工序爆破作业流程,对施工过程中新技术可能存在或引发的风险进行辨识,并采取管控措施。
七、安全风险清单
根据风险辨识评估结果,汇总形成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具体结果见下表: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安全风险清单
序
序
号
风险地点
可能导致的事
故类型
风险
类型
风险评估
可能
性
损失
风险
值
风险
等级
装管时不按流
1
地面车间
机电
2
4
8
低风险
程操作,触电
一般
2
副斜井
运输时,掉道、
跑车
运输
2
6
12
风险
1131001 轨
3
道顺槽扩帮
致裂爆破时,未
把人员撤至安全范围内。
一般风
爆破
2
6
12
险
处
八、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1、二氧化碳爆破需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2、参与爆破的的所有要人员进行学习安全技术措施。
3、装管要有专人负责,指定责任人。
4、实施爆破时必须打预警。
5、严格副斜井、1131001 轨道顺槽“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制度。
6、矿车装管严禁超载,由副井口把钩工检查。
九、辨识评估结果应用要求
1、根据风险辨识评估出的风险制定出管控措施,爆破期间的人员站位管理。
2、区队重点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并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做到按章按规操作。
3、风险辨识成果应用于指导安全技术措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BS-台湾奇美-PA-757-SGS报告.pdf VIP
- 2024年08月山西晋城市市直部分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新版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课本(word版).doc
- 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手册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手册.docx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pdf VIP
- 深交所董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pdf
-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S515 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专题13 简单算法程序实现 学案(含解析)2025届高中信息技术.DOCX VIP
- 问题解决型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之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化执率.pptx
- 2024竞赛试卷(奥数专训)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竞赛通用版全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