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VIP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汉昭)帝崩于未央宫,无嗣。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大将军光与群臣议 所立,咸持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郎有上书言:“周 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言合 光意。即日承皇后诏,遣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迎昌邑王贺。贺,昌邑哀王之子也,? ? ? 在国素狂纵,动作无节。昌邑王既立,淫戏无度。太仆丞河东张敞上书谏日:“孝 ■昭皇帝蚤崩无嗣,大臣忧惧,选贤圣承宗庙。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倾耳 拭目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也”王不听。光日:“昌 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 ”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田延年前,离席 按剑日:“先帝属将军以幼孤,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 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汉家绝祀,将军虽死, ? ? 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光 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车驾幸未央承明殿, 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张安世将 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皆送廷尉诏狱。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光敕左右:“谨 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光令王起,拜受诏。王日:“闻 ‘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光日:“皇太后诏废,安得称天子!” 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王西面 拜日:“愚慧,不任汉事。”起就乘舆副车,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光谢日:“王 行自绝于天,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不复左右。“光涕泣而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 ? ? ?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倾耳/拭目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 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也/ B.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倾耳拭目/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 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也/ C.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倾耳拭目/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 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也/ D.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倾耳/拭目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 邑小辈先迁此/过之大者也/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大鸿胪,朝廷掌管礼宾事务之官,掌管事务有如掌管诸侯及藩属国事务 等。 B.国,是王或侯的封地、食邑。范仲淹“那么有去国怀乡”中的“国”即此 义。 C.血食,古代用牲畜的血来祭祀,故名。此处指不能让汉朝的宗庙祭祀断 绝。 D.纪事本末,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表达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史书体例。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刘贺德行昏乱将危及国家,霍光向群臣寻求对策,群臣都大惊失色不敢 发言,因为皇帝刚即位,且废立皇帝事关国体。 B.田延年在废刘贺帝位问题上,旗帜鲜明,以国家社稷为重,认为如果任 由大家议论纷纷,人声鼎沸,不利国家安定。 C.皇太后在废刘贺帝位时做了充分的准备,下诏令不许昌邑王的群臣入承 明殿。霍光派人将昌邑王的群臣都赶到金马门外面。 D.霍光对于刘贺被废一事态度立场鲜明,宁可对不起刘贺,也不敢对不起 国家,因为刘贺的行为与皇帝身份不相称。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先帝属将军以幼孤,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 译文: (2)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 译文: .霍光为什么赞成“废长(广陵王)立少(昌邑王)”的主张?请结合原 文简要回答。(3分)【答案解析】 C B去国,是离开京城的意思 B “群下鼎沸”指一群奸佞小人把朝廷搅得乌烟瘴气,根据前后文可知 这群小人即昌邑王从自己的封地带来的人。 (1)先帝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大将军,是因为将军忠诚贤能,一定能安 定刘氏的天下。(给分点:属,托付,嘱托,1分;以幼孤,状语后置,1分;后 一个“以“,因为,1分;大意1分。) (2)霍光立即与群臣一起去晋见(觐见)禀告太后,向太后详细讲述昌邑 王刘贺不可以继承皇位的情况。(给分点,白,禀告,1分;具,详细,1分;承 宗庙,继承皇位,1分;大意1分) ①广陵王自身行为不合礼法。②历史上有先例可循。③刘贺是汉武帝的 孙辈,于礼法有据。(答对一点1分。假设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 汉昭帝在未央宫驾崩,他没有儿子继承帝位。当时汉武帝的儿子只有广陵王 刘胥还在,大将军霍光与群臣商议立谁做新皇帝,大家都主张立广陵王刘胥。可 是刘胥的行为失去礼法,不被汉武帝所器重;霍光内心感到不安。

文档评论(0)

136****90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10112100003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