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影响单基因.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节 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因素 。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二十五分。 上面介绍了单基因疾病遗传的几种主要遗传方式及特点。理论上,各种单基因遗传的性状在群体中呈现出各自的分布规律。对于一种遗传性疾病,通过多个家系的调查和系谱分析,即可对该疾病的遗传方式做出初步估计,也可预测家系中子女的发病风险。但某些突变基因性状的遗传存在着不符合孟德尔式遗传的例外情况,这是由于受到遗传背景或环境因素的影响所致。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二十五分。 一、不完全显性遗传 ????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也称为半显性(semi-dominance)遗传,它是杂合子Aa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子AA和隐性纯合子aa表型之间的一种遗传方式,即在杂合子Aa中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因a的作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 例如人类对苯硫脲(PTC)的尝味能力就是不完全显性遗传的典型性状。苯硫脲是一种白色结晶状物质,因含有N-C=S基因而有苦涩味。有人能尝出其苦味,称PTC尝味者;有些人不能尝出其苦味,叫PTC味盲者。在我国汉族居民中,味盲者约占1/10。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二十五分。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二十五分。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二十五分。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二十五分。 二、共显性遗传 ????共显性(codominance)是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子个体中两种基因的作用都完全表现出来。例如人类的ABO血型系统(ABO blood group)(MIM 110300)、MN血型系统(MN blood group)(MIM 111300)和组织相容性抗原等都属于这种遗传方式。????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二十五分。 ABO血型是一组复等位基因(IA、IB和i)所控制的,定位于9q34。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来源于一个基因位点所发生的多次独立的突变,是基因突变多向性的表现。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二十五分。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二十五分。 三、延迟显性 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Aa)在生命的早期,因致病基因并不表达或表达尚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只在达到一定的年龄后才表现出疾病,称为延迟显性(delayed dominance)。 ??? ?例如Huntington舞蹈病 常于30~40岁间发病,但也有在10岁以前和60岁以后发病的病例,属于延迟显性的一个例子。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Ⅰ型是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延迟显性遗传病。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二十五分。 亨延顿病(Huntington舞蹈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基底节和大脑皮质变性疾病,可发生于所有人种,白种人发病率最高,我国较少见,本病临床特点是好发于30-50岁,5%-10%患者发病于儿童和青少年,10%在老年,绝大多数有阳性家族史,起病隐袭,缓慢进行性加重,主要症状为舞蹈-手足徐动样不自主运动、精神症状和进行性痴呆,脑电图可有弥漫性异常,头颅CT或MRI科显示大脑皮质和尾状核萎缩。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二十五分。 四、不规则显性遗传 ????不规则显性(irregular dominance)遗传是杂合子(Aa)的显性基因由于某种原因而不表现出相应的性状,因此在系谱中可以出现隔代遗传(skipped generation)的现象。换而言之,在具有某一显性基因的个体中,并不是每一个杂合子个体都能表现出该显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些不表现出显性性状的个体称为顿挫型(forme fruste),他们本身虽然不表现出显性性状,但却可以把显性等位基因传递下去,使后代具有该显性性状。??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二十五分。 例如,多指(趾)症AⅠ型(MIM174200)就是不规则显性的典型例子,图1为一个多指(趾)症AⅠ型的系谱,从系谱上下代的分析可知Ⅱ3为顿挫型个体,这涉及一个外显率的问题。 外显率(penetrance)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群体中某一基因型(通常在杂合状态下)个体表现出相应表型的百分比。如图2的家系中具有致病基因的个体数为5人,而实际具有多指(趾)表型为4人,据此推测多指(趾)症AⅠ型致病基因的外显率为4/5×100%=80%。外显率等于100%时称为完全外显(complete penetrance),低于100%时则为外显不全或不完全外显(incomplete penetrance)。当然一个基因的外显率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观察者所定观察标准的不同而变化。上述的多指(趾)症AⅠ型致病基因的外显率是以肉眼观察指(趾)的异常与否为标准

文档评论(0)

cindy8106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