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的常见病害及处理
...
混凝土常见病害及处理
1 麻面
麻面是指砼表面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常不大于
5mm。
1.1 原因分析
1.1.1 砼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砼和易性差,砼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
子多,形成蜂窝麻面。
1.1.2 砼没有分层浇筑,或下料不当,造成砼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1.1.3 砼入模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1.1.4 内腔倒角处斜面排气困难,钢筋密集区振捣困难,砼振捣不足,气泡未
完全排出,部分气泡残留在砼与模板之间。
1.1.5 新拌砼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
1.1.6 浇筑前没有在模板上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砼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
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
1.1.7 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有水泥浆渣等杂物。
1.2 预防措施
1.2.1 砼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为 150s。
1.2.2 振捣遵循快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 20s 为佳,插入
下层 5-10cm,振捣至砼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倒角斜面
宜作为砼分层控制高度,以利排气;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振
实。 1.2.3 新拌砼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的性质,在初凝前振捣。
1.2.4 浇筑砼时,无论那种模板,均需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浇筑前检查模
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
1.2.5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脱模剂要涂刷均匀。
1.3 修补方法
砼表面的麻点,对结构无大影响,通常不做处理,如需处理,方法如下:
1.3.1 用稀草酸溶液将该处脱模剂油点或污点用毛刷洗净,且修补前用水湿透。
1.3.2 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砼一致,砂子为细砂,粒径最大不宜超过 1mm。
..
混凝土的常见病害及处理
...
1.3.3 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为 1:2 或 1: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
拌匀,随拌随用,必要时惨拌白水泥调色。
1.3.4 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随即刮平。
1.3.5 修补完成后,用麻袋进行保湿养护。
2 蜂窝
蜂窝是指砼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
形状不规则、大小如蜂窝,露出石子深度大于 5mm,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
的现象。
2.1 原因分析
2.1.1 模板漏浆,加上振捣过度,跑浆严重。
2.1.2 砼坍落度偏小,加上欠振或漏振形成。
2.1.3 砼浇筑方法不当,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
2.1.4 砼搅拌与振捣不足,使砼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2.2 预防措施
2.2.1 浇筑前必须检查和嵌填模板拼缝,并浇水湿润。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
模板质量情况,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间。
2.2.2 坍落度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内;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砼的工作量相适应;
振捣工人必须按振捣要求精心振捣,尤其应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
2.2.3 严格执行带浆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注意砼振实的五点表现。
3.2.4 砼拌制时间要足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防止振捣不到位。
2.3 修补方法
小蜂窝可按麻面方法修补,大蜂窝采用如下方法修补。
2.3.1 将蜂窝软弱部分凿除,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结合面冲洗干净。
2.3.2 修补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砼一致,砂子用中粗砂。
2.3.3 水泥砂浆的配比为 1:2 到 1:3,并搅拌均匀,有防水要求时,在水泥浆
中掺入水泥用量 1%-3%的防水剂,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性能的目的。
2.3.4 按照抹灰工的操作方法,用抹子大力将砂浆压入蜂窝内,刮平,在棱角
部位用靠尺将棱角取直。
2.3.5 修补完成后,用麻袋进行保湿养护。
..
混凝土的常见病害及处理
...
3 孔洞
孔洞是指砼表面有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出截面尺寸 1/3 的缺陷,结构
内存在着空隙,局部或部分没有砼的现象。
3.1 原因分析
3.1.1 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振捣困难,骨料粒径过大,钢筋过密,造成砼下料
时被钢筋或振动棒卡住,下部形成孔洞。
3.1.2 砼流动性差,或砼出现离析,粗骨料同时集中到一起,造成砼浇筑不畅。
3.1.3 未按浇筑顺序振捣,造成漏振点。没有分层浇筑,或分层过厚,使下部
砼振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热力管道支架托架图集05R417-1.pdf
- 脑血管病医院商业计划书案.pptx
- 新外研版八年级下册期中总复习课件.pptx
- 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循证学习”的教学探索.docx
- IYB-市场营销课件(第二版全).pptx
- 2025衢州市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AnoldmantriedtomovethemountainsSectionA3a-3c.pptx VIP
- 新版施工组织架构图.docx VIP
- DL_T 802.7-2023 电力电缆导管技术条件 第7部分:非开挖用塑料电缆导管.pdf
- 学校维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