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诗词五首
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结庐〔 〕 燕脂〔 〕 车马喧〔 〕
提携〔 〕 折戟〔 〕 不胜簪〔 〕
殷勤( ) 谩( ) 嗟日暮〔 〕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问君何能尔( )
〔2〕浑欲不胜簪( )
〔3〕黑云压城城欲摧( )
〔4〕折戟沉沙铁未销( )
〔5〕殷勤问我归何处( )
〔6〕我报路长嗟日暮〔 〕
3.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C.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文学常识填空。
(1)陶渊明,一名潜,字 ,号 ,私谥“靖节〞,东晋诗人。 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中国第一位 诗人。
(2)杜甫, 代诗人,字 ,自号 ,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 〞,与“诗仙〞 并称“李杜。他的诗被后人称为“ 〞。
(3)李贺,字 ,因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他为 。有“ 〞之称。与李白、 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4)《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 ,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字 ,号 。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之为“小杜〞,著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阿房宫赋》等。
(5)《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作者 , (朝代)女词人,号 。 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5.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1)《饮酒(其五)》中表达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 。
(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春望》中曾用“ 〞的诗句形容家书的珍贵。
(3)《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剧烈场面的诗句: 。
(4)《赤壁》中表示议论的句子是: 。
(5)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 。
6.阅读下面的文字,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如风筝、书法、二胡、诗词等),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写句子。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 , ……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的题目。
7.以下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到达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
(二)阅读杜甫的《春望》,完成下面的题目。
9.诗题为《春望》,请说说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结合全诗,说说题目中的“望〞字有哪些含义。
10.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诗人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1.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三)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的题目。
1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13.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四)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题目。
14.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抒发了 之情。
15.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16.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使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假设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被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