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 1+1 21页 共 sectionpages 10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知识点总结 第1课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一、知识点梳理: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都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2、这些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上面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一个个规则的小室。他把这些小孔画下来,并把它们称为细胞。胡克是第一位发现细胞的科学家。 4、随着显微镜的不断改进和科学家的长期观察研究,证明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5、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有些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6、植物、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不同的人体细胞也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二、教材中问题解答: 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什么相同之处?(P2) 答:都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2、观察下面的人体细胞,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P4) 第2课 微小的生命体 一、知识点梳理: 1、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小水塘”的一滴水中有:鼓藻、草履虫、水蛋、轮虫、钓钟虫等。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3、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二、教材中问题解答: 1、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小水塘”的一滴水中有什么。(P5) 2、观察下面的微生物,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P7) 三、实验探究: 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 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2.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把土。 3.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3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 第3课 发霉与防霉 一、知识点梳理: 1、不同物品上的霉的相同之处是呈丝状,由霉菌组成,不同之处是颜色、形状各异。 2、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3、防霉方法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烈日暴晒、空调除湿、低温保存、消毒柜杀菌等。 二、教材中问题解答: 1、依次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仔细观察物品上的霉。说说不同物品上的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P8) 答:霉的相同之处:呈丝状,由霉菌组成。 霉的不同之处:颜色、形状。 2、这些防霉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9)答:放干燥剂:物品发霉需要潮湿的环境,此方法减小了湿度。 烈日暴晒:物品发霉需要潮湿的环境,此方法减小了湿度。空调除湿:物品发霉需要潮湿的环境,此方法减小了湿度。低温保存:物品发霉需要温暖的环境,此方法降低了温度。 消毒柜杀菌:物品发霉需要霉菌菌种,此方法杀死了霉菌菌种。 三、实验探究: 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 问题: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假设:慢头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实验设计: 序号 条件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1 寒冷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不发霉 2 温暖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阳台上 发霉 3 寒冷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不发霉 4 温暖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阳台上 不发霉 实验结论:慢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第4课 微生物的“功“与“过” 一、知识点梳理: 1、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利用微生物生产新的食物、生产调味品等,微生物能产生腐殖质,增加土壤肥力。微生物会导致食物变质,有的微生物会引起疾病。 2、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将会垃圾成山,难以分解;植物难以存活和生长;动物难以生存;人类没有食物,没有某些药品,等等。 3、人们采用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等多种方法消灭病菌。 4、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素能杀灭一些细菌。之后,人们又利用其他微生物生产出多种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5、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免疫力,是预防病毒性疾病强有力的科技手段。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强大助力。 6、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有些病菌不再“害怕”抗生素而产生耐药性,所以使用抗生素要遵照医嘱,防止过量使用抗生素,不能乱用、滥用。许多传染病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如新冠肺炎。 7、要把自制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不可吃变质的酸奶等食物,否则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易患肠道疾病。 二、教材中问题解答: 1、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它的“功”体现在哪里?“过”又体现在哪里? (P10)答:(1)可以利用

文档评论(0)

pgxx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