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鉴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实 虚 难点一 虚实结合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 1.虚幻世界和梦境 2.想象和回忆。 3.设想之境。 虚实结合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柳永的《雨霖玲》上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想象和回忆 虚幻世界和梦境 设想之境 眼前实景 辨虚实 明作用 1、“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2、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例如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一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全诗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僻进山中的孤寂之情。 3、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典型例解:崔护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虚实结合。写一年的清明节,诗人去都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杯水,并倚在桃树旁凝视着他,这情景难以忘怀,第二年,他又来到这里,虽然景物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里去了,于是在紧闭的门上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并不在眼前的姑娘的思念之情。渲染烘托 ,突出中心 。 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又何作用? 精题巧练1、阅读下列唐诗,简答下列问题。 月?? ??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思考:(1)“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谁在“独看”呢?儿女在旁,又为什么说是“独看”呢?? (2)此诗构思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1)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 (2)不从自己角度写思念对方,而从对方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反向表达思念之苦,全诗侧面虚写(化实为虚)。 * 精品课件资料 精题巧练2、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答问题: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峰”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不同”让读者去想像。 * 精品课件资料 精题巧练3、阅读杜甫的《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回答问题: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答:后两句写现实中听到的锦城音乐只应该是天上的仙乐,是想象夸张。这种写法是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 * 精品课件资料 概念: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1、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2、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难点二 比喻、象

文档评论(0)

139****72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