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艺介绍——MBR.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处理工艺介绍——MBR 近些年来最热门的水处理工艺,个人感觉非MBR莫属: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有保障,自动化运行程度高等优点,让其在小型污水站到大型污水厂的应用案例越来越多,但个人对其日后的应用前景并不看好。 今天就说下火热的MBR,还有他的优缺点都有哪些,篇幅有限,写的不到位的地方还望指正。 1、背景 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 MBR起始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后,其在北美和欧洲率先大规模使用,之后亚洲及其他地区开始商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MBR的应用在09~12年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大幅下降。这也显示出市场对于MBR的态度。而在2014年后世界MBR市场增长主要由亚太地区所主导,其中,中国增长量对亚太地区总增长有着绝对的贡献份额。首先说出我对此工艺的个人看法,MBR对于集成度要求高,水量小的一体化设备适应性较好,而其对于大型水厂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较为有限。 2、优点 常见的MBR膜组器形式为板框式、螺旋卷式、圆管式、中控纤维式和毛细管式。 MBR的突出优势可以归纳为:出水水质标准高、安全、稳定;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少;自动智能化程度高、管理简便。 MBR不同于活性污泥法,不使用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而是使用膜分离技术取代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沉淀池和常规过滤单元(即沉淀池),使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泥龄(SRT)完全分离,具有高效固液分离性能;同时由于固液分离为主动式,且膜孔径较小,可使活性污泥不随出水流失,在生化池中形成超高浓度的活性污泥环境(可达5000~12000mg/L),使污染物分解彻底,因此出水水质良好、稳定,出水细菌、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并可截留粪大肠菌等生物性污染物,可同时去除污染物和实现污(废)水再生回用。 在稳定运行下,此工艺会大大降低运营人员的工艺调节难度,因为此系统的耐冲击等方面都有优势。 3、基本运行方式 MBR实现泥水分离的主要实现方式就是MBR膜组器进行抽真空形成系统负压,水便会因为压力差而流向膜组器中,而由于过滤孔径较小,基本只有水可以通过膜丝,之后收集到水罐的水通过产水泵出水。这也就是所谓的主动式固液分离。 此原理理解起来非常容易,理论也较为直观,但是抽水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污泥也在膜丝的膜孔上大量富集。若不采取措施,污泥则会快速的堵塞膜孔,造成无法出水。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就是增设膜吹扫风机,并在膜组器中增设曝气管路,让空气吹动膜组器在水中摆动。实现了在产水的同时,让污泥无法附着在膜丝上,从而达到维护膜丝的通透性和产水性能。 而就是由于其需要配套风机使用,又可以将设置的膜池其看作为一个高污泥浓度的好养生化池运用,对于非集成式污水处理设施,则可以看做增加了好氧池池容,且污泥浓度更高,生化效果更佳,同时减少了二沉池的设置,减少了用地面积。减少用地面积的优势对于提标改造项目更是最佳方案之一。 膜池的的高污泥特性,就引申出来了其出水水质高的优点,因为出水水质佳不光是主动式泥水分离的分离效果好,也是由于膜池的高污泥浓度带来的高浓度微生物,可以更为彻底的进一步对污泥进行生化处理,从而提高出水水质。 4、缺点 MBR的首当其冲的缺陷便是要比一般的生化处理多增设一套专门用于吹扫膜丝的风机,且此套风机不与传统生化池风机共用,也要设有备用风机确保使用,除了投资增加外,日常的吨水电耗也会增加。 MBR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膜丝的在线清洗和离线清洗。虽说有吹扫风机作为防止膜丝堵塞的手段,但运行时间的增长和污泥中杂质的原因,还是慢慢的会对膜丝造成堵塞。这里的堵塞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污泥浓度也会加剧其堵塞,相当于泥多水少,再怎么增强吹扫效果也是杯水车薪,所以一般都要设置好污泥浓度的上限,防范此风险。 制约MBR最重要的其实主要是其使用寿命,一般也就是五年左右的寿命,也就是说最多五年左右就要整体换新,甚至运行情况不佳还要提前更换。本身MBR的采购成本就较高,而其再次投资的周期较短,对运营成本控制的压力会更大。 5、小结 MBR工艺优势相当诱人,其解决了普通活性污泥的痛点,但是其在大水量水厂应用中存在着维护成本高、运行能耗高等缺点却与我国现在提出的碳排放背道而驰。而这也是我谨慎看好其日后的增长空间的原因。只有解决高成本、高耗能的缺点才能解决其日后的大水量、成规模的推行之路。否则水厂都只能是膜工厂的打工人。所以个人愚见还是觉得MBR在集成式市场的前景更为广阔。 下期再说一下MBR的实际运行维护,之前想写在一篇文章,但内容较多,大家看的也会很累。感谢大家的支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王同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我有文档,欢迎光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