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老师谈律诗之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杨老师谈律诗之作 我们前面学习了一些律诗的格律知识以及提炼主题和首联拟写方法,可能有的同学可能跃跃欲试,但我认为,带着大家学诗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去写诗。我们学诗的目的是为了多一种抒发情志的方法,学诗的目的是培养一种文人雅士情怀,培养平常心。换句话说,写诗,不可以好高骛远,不可以飞扬跋扈,诗不是用来教训人的工具,更不是拿来显摆的东西,无论水平高低,以尊重别人为上,不可以写诗去嘲笑别人,更不可以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去贬低别人,这不符合诗之“道”。 所以,我们学诗就是学诗之风骨,河北石家庄有一位修自行车的老先生,小学四年级文化,他在修车摊前摆个小黑板,以诗会友,谁给我改一个字,我给他一瓶啤酒喝。那他写那诗是不是诗?坦率地讲,他写的不符合格律,语言太直白,意象也差一些,根本算不是格律诗。但是他有作为一个诗人的灵魂,这点比什么都强,这才是真正的诗人,有一颗诗心。 所以,同学们啊,我们学诗的态度必须要正确,不要把诗看作是摆弄文辞,一天到晚的冥思苦想,认为除了诗,别的都不重要,如果那样,就是被诗困住了。我们应该知道最重要的是家人,是家事,是健康,是钱钱,我们只要有一颗雅致的心就行啦。有了雅致的心,你的为人处世,你的言辞谈吐,就会与众不同。 比如夏天烈日炎炎,有人会说:这日头,真他娘的晒死人了;而你们会说:炎日灼肤痛。你们也会说:烈日当头如火烛。你们还会说:草木垂头困,炎光灼面疼。其实你们说的这三句话,运用了三种诗歌修辞手法,就是赋、比、兴。 第一句“炎日灼肤痛”运用了“赋”,所谓赋,就是直接陈述,有啥说啥,不带有任何的修辞形式。 再比如《夜笛词》写到,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这首诗每一句全都使用了赋的手法。 还有“南宫歌管北宫愁”“孤帆远影碧空尽”都是赋的手法。 第二句“烈日当头如火烛”运用了“比”,比就是比喻修辞手法。是“以一件事来喻另一件事”。用火烛烫烤皮肤之痛来喻烈日晒皮肤之痛。用比较形象的“火烛灼痛”去说明既不形象又不容易理解的烈日灼肤之痛。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还有暗喻、借喻。关于比喻,这里不多说了,大家可以上网自学。 第三句“草木垂头困,炎光灼面疼”就是用了“兴”的手法,兴,就是先言他物,来引出所咏之物事,如这句就是先言“草木”如何如何,再引出真心想说的“烈日灼肤之痛”,这样说来,“兴”难道只是一个引子吗?完全不是。所兴之物必须要与你想要表达的东西的意和象有内在的联系,比如草木垂头无精打采的“意思”和“形象”,都与人在烈日之下被晒的“意思”和“形象”类似,所以才言之草木,所以这才叫做“兴”。 再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就属于“兴”,是用那种鸟鸣叫求偶的“意”,与帅哥追求靓妹的“意”相互贴切了。那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才能起到“兴”的作用,古诗中的首句也常用“兴”的手法,而且这些首句,大多是写景的句子。 比如《送李端》作者:卢伦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这个首句就是借助“遍地的衰草”起兴,来映衬离情别绪。还有杜甫的“城春草木深”也属于“兴”,也是用“茂盛的草木”来映衬忧闷心情。 为什么呢?这还得联系到“草”的意象,“草”的意象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之象征。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离离原上草;有“希望”之象征。“草”的意象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之象征,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离离原上草;有“希望”之象征,如“草色遥看近却无”。有“荒凉、偏僻、离恨”之象征。有“身份、地位的卑微”之象征,如草民。而“故关衰草遍”“城春草木深”就是使用了“荒凉、偏僻、离恨”的意象。还有诗句“阏氏山上春光少,相府庭边驿使稀”,前一句就是“兴”的修辞手法,来映衬后句,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全诗来思考一下,理理自己的思路。 关于古诗中物类的意象,大家可以在网上查找学习。讲到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一句,各方面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前面在讲首句或首联和主题的关系中提到的,律诗的首句或首联的选景、造物、用字,一定要充分结合律诗的主题,那么今天说的首句或首联“起兴”时选择物事的意象,是不是也是指“选景、造物、用字”,所以,大家应该明白一点,知识是相互关联的。有时候看似如碎片,一块一块的,但是我们要主动思考,积极的把这些看似知识的碎片连在一起,使之逐渐的全面系统。这就是学习能力问题。 还要培养自己的敏感心思,比如一个群里有三五人在争执,其中有一人说:我饿了,你们不饿,我先吃饭,你们继续讨论。那么此语的背后是不是在说:“不跟你们扯了,你们都是吃饱撑的”,但是他又不能直接说出本意,于是就非常含蓄的说了“我饿了要去吃饭”,所以说这样的敏感心思是教出来的吗?肯定不是。《三字

文档评论(0)

hhx06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