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孤独》书评
绚烂的生命也曾孤独
一个由于喝奶茶而失眠的夜晚,我终于看完这本《百年孤独》,并写下些许文字。
这本书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从创立到灭亡、七代人一百年的经历。
很多人被书中冗长而高度重复的名字劝退,仔细读书其实不难区分。乌尔苏拉代表乐观坚毅,蕾梅黛丝代表美好善良,阿尔卡蒂奥代表情欲物欲,奥雷里亚诺代表理性思索。叫相似名字的人有相似的性格,一代一代周而复始。这个为了躲避因近亲结婚生出猪尾巴孩子而创立马孔多小镇的家族终因生出猪尾巴的孩子而灭亡,羊皮卷上的预言直到命运上演才被译出。宿命早已写好,命运罗盘转动,人们陷入轮回而不自知。
(一) 关于孤独
“马孔多在下雨。”
“别傻了,赫里内勒多,八月份下雨很正常。”
这段对孤独的刻画堪称神来之笔,传神之处就在于相似的场景已经无数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了。
轻描淡写的开头,实际上已经孤独至极,希望引起关心,却被同样轻描淡写地回复。更可怕的是想倾诉的人能感受到这样言简意赅的回复背后暗含的冷漠。
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其实不想悲欢相通。
老何塞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沉迷研究,脱离家庭生活。乌尔苏拉年轻时为一大家子的生计劳碌奔波,晚年被孩子们当玩具耍弄。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三十二场战争甚至背离初衷于战争中迷失。阿玛兰妲被告知做完寿衣就会死去,从想尽办法拖延到静静迎接死神降临。他们都是孤独的。何塞的孤独来自无人理解,乌尔苏拉的孤独来自不被关心,上校的孤独来自他对这个世界的冷漠,阿玛兰妲的孤独来自对付出爱和接受爱的恐惧。可怕的是,这些因素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使孤独无孔不入。
有人说,爱是孤独的解药,而布恩迪亚家族没有爱,所以注定百年孤独。这个说法我是不认同的。书中有几个情节打动了我。
乌尔苏拉说,只要我还活着,这个家就不会缺钱花。奥雷里亚诺第二死前拼命赚钱为了女儿能继续读书。
阿尔卡蒂奥(第三代)被执行死刑前告诉妻子给女儿取名乌尔苏拉。他想说还是改成蕾梅黛丝吧,话未说出就被击毙。女儿出生后,乌尔苏拉说叫乌尔苏拉的人一生都很苦,还是叫蕾梅黛丝吧。
尽管记忆里上校描述了战争的种种,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仍感受到上校心中对战争最真实的想法——恐惧。
家人间延续到生命尽头的奉献、心照不宣的默契、对先人跨越时空的理解,都是对爱的写照。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让情节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对于爱和孤独的刻画却真实到似曾相识。
有了爱,也会孤独。
书中有人把孤独当特权,不希望被打破,有人把孤独当灾难,想尽办法摆脱,有人把孤独当常态,与之和解。上校晚年与孤独相伴,重复制作小金鱼再熔掉。起初我以为是因为他渴望见到蕾梅黛丝的愿望达成时他正在制作小金鱼,他想以这种方式缅怀过往的心动,后来读到他把蕾梅黛丝的东西也烧掉,试图清除一切自己在世间的痕迹,发现他只是孤独。
这是孤独,也是对生命的大彻大悟。如果我们没有达到这样的孤独,或许是我们还年轻,没有见识到生活最本真的面目。
人生而孤独,又试图把孤独变成独处,期待在独处中获得自我圆满。而孤独是无法百分之百地转化为圆满的独处的,在选择享受独处的同时,也附带与孤独的相处。是逃避,是和解,还是机械地重复,这是由心情与境遇决定的。
我们无需自怜自苦地感慨孤独,至少我们比这个注定孤独百年的家族幸福得多。
“总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触动心灵的弦,生未百年,死不孤独。”
(二) 关于文学
什么是文学?
我不能很学术地释义。不过当我打开第一页读到“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会想起父亲带他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的时候,我知道这就是文学。一句话,三个时空,写出一个人历经沧桑后怀念最初的快乐的那种心情,读者过目成诵。这是电影镜头、舞台剧等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展现的、独属于文学的魅力。
在思考了“文学是否是矫饰的”这个问题之后,我觉得成熟的文字需要的不是煽情、矫情和妄加评论,而是恰到好处的分寸,是克制。于是我在讲述一个故事的时候以旁观者的视角尽量真实还原事情本身,而这难免给人一种时而温情又时而疏离的感受。马尔克斯运用文字的方式启发了我。通过旁观者的视角讲故事的同时,描述要细致,过渡要自然。他的文字读来令人神清气爽,犀利的讽刺轻松诙谐,偶尔的感慨深刻厚重,既脑洞大开包罗万象,又贴近生活洞察人心。实在佩服。
读罢不禁感叹中外文学异曲同工。说起马孔多小镇,我们联想到桃花源。说起家族兴衰众生相我们联想到红楼梦。说起魔幻现实意义,我们联想到莫言和蛙。说起权力倾轧和乱伦,我们联想到白鹿原。褪去形式,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是相似的,文学作品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启迪的。
哲学观点认为事物发展是迂回前进的,而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是高度的重复,原地踏步。人性里最真实的欲望与丑恶,在没有政府、没有制度、没有伦理自然生长的马孔多小镇展露无遗。规则的确立、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只是便利与简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