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闽南语和古汉语关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闽南话和古汉语的联系” 寻源探根一直以来都是都是国人的一种难舍情愫,这情愫是精神花园里那朵绽放不衰的花朵,而这也是维系泱泱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精神纽带。 作为一个生活在闽南之地的晋江人,我也好奇于自己平日里所说的闽南话,它到底是来源于哪里?为何与普通话如此差异? 所以借着这次写论文的机会,探讨了下闽南语的根源。 闽南语的谱系 在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后,得知对于闽南语是一种“语言”还是“方言”,其实是存在很大争议的。 从语言系统来讲,闽南语被多数中国的语言学家认为是一种汉语方言。然而西方学者大多不认同此说法。理由如下:1、由于使用不同汉语的人之间,彼此基本上并无法用口语进行沟通,因此这些不同的汉语,基本上是语言和语言的关系,而不是方言和方言的关系。 若以闽南语为讨论主轴,其与其他汉语差异甚大。其指出,闽南语可视为汉藏语系的一种语言,而不是方言,而厦门话、台湾话、泉州话、漳州话等等,是闽南语的方言。 个人觉得在这观点的争论上存在严重政治目的。 而依照国内学家的观点,语言位阶上的主从的关系。闽南语应是,汉藏语系、汉语、闽语、闽南语。 且先不论派别如何,闽南语是否存在隶属关系,只有我们揭开它的面纱,去看看它的本质,才能切实的了解。 二、闽南语的语音 1、子音 闽南语的子音(声母)直接继承上古中原语的声母系统。在这一方面,闽南语因为早在晋末五胡乱华便远离了故土,而并没有受到中古汉语系语音演变的影响,一路南迁至福建等地,留住上古中原语音。现在普遍认为上古汉语有19个声母。[来源请求]按照传统的闽南语十五音分析,现今闽南语的声母有15个,就是说上古汉语的19个声母目前闽南语保留了15个。 声调 汉语中古音有八个声调,体现“平上去入各分阴阳”。今天普通话的这一现象已不明显,但在汉语方言,大多能够完整或不完整地保留中古音的某些特点。以闽南话为例,漳州音独缺“阳上”调(漳腔阳上并入阳去);泉州音则惟独去声的本调不分阴阳(即阴去和阳去合并,但各自变调后仍能区分) 。所以闽南语还保留着七声八调,指的就是这些调性的完整。 在语音方面闽南语是继承和保留着古汉语的发音、声调。 三、闽南语的词语 想起儿时,爷爷奶奶经常会说起的一句俗语日时走抛抛,暗时点灯膋中的“膋” 就是古语的文字。(《诗经》有:“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1、时间 如今闽南语中的时间说法也和古语存在着相似。例如:闽南人日常说的时间:早食(指早上),中昼(指中午),晡食(指下午),暗食(指晚上)而这些词。在《淮南子.天文训》十时辰制,《汉书天文志》或汉代官方十二时辰制,都可以看到这些名称。 闽南语如今的今仔日(指今日)就是类似于古语的“今旦日” 词汇 闽南语如今日常用语中保留着很多古汉语词汇如: 鼎:以煮食用具为例,古代称为釜的,华北人、官话语区称为锅,吴语、 忝:疲累。《诗经小宛篇》:无忝尔所生。 细腻:小心。音同世二 狡狯:顽皮,狡滑 夕暴雨:午后雷阵雨。此词汇尚保留于日本语。 痴欲:一见女人便顾盼爱慕的轻挑男子。在明代潮州戏文《金钗记》中就有宋金为人太风梭(骚),说话甚痴欲(哥)的台词,可见痴哥这词在明代的潮汕方言中已经产生。俗作猪哥。 湛:湿。《诗经召南》湛湛露斯 箸:筷子。日语同汉字。 糜:粥也,稀泥貌者也可称之。 衫:衣也。由上而下穿者,不论是否及于下半身,都一定叫衫。如长衫(长袍)。 3、倒置词 如“衫裤、人客、趁钱、眠床、精肉、滚水等等都是唐宋以来(中古汉语时代)的用词。其构词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反,但是和古汉语相同,例如鸭母、人客、亲堂、脚手等。 4、副词/助动词/介词/其它 在大家嗲声嗲气的台剧女星中常会说“焉耳”(指这样子而已)。《 孟子.梁惠王》:尽心焉耳(尽心这样而已) 有:可以加在形容词之前以加强语气:闽南人会说,这粒西瓜有大(这个西瓜真大)、这个囝仔有勇(这个孩子真勇敢)这种用法跟《诗经》里有字的用法非常接近: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有蕡=真大)。 疑问句 在闽南语中常会出现一些疑问词如:甚物,啥物,底(何):底事(何事),底地(何地),底处(何处),底时(何时)。 而这一类疑问词格式与词汇,无疑和古汉语是相同的。 在词汇方面闽南语的日常用语及书面表达相较于普通话有更好的保留。 四、闽南语与日语的关系 由于闽南语保留了不少古音,而日语的汉字读音多是在唐、宋时从 中国传入,所以有不少 汉字两者的发音很像。例如“世界”一词,闽南语念sè-kài,日语念セカイ(sekai),发音接近。 日语汉词以闽南语发音读出的情形,例如:“注文”(下订单的意思)、“寄付”(捐献的意思)、“出张”(出差的意思)、“水道水”(自来水的意思) 所以从残留着唐宋文化的日本汉字出发,我们发现和现今闽南语相似而论,不然可以得出闽南

文档评论(0)

qqbbc12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