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练习题.docx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练习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第 11 页,共 14 页 第 第 10 页,共 14 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分子和原子 练习题 一、单选题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水变成水蒸气 分子间隔变大 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 分子数目变多 氢气有可燃性,氧气有助燃性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闻到校园的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2. 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 滴酚酞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 2. 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 滴酚酞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 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烧杯甲中的液体变红色 该实验观察到烧杯乙中的液体不变色 该实验说明了浓氨水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蒸馏水和酚酞溶液中的分子不运动 该实验说明浓氨水有挥发性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 由①②可知微粒的运动速率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由①③可知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 2 所示,在T 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浓氨水滴入T 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 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就观察到ba 段纱布条变成红色。以下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图 2 比图 1 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图 2 中 bc 段纱布也会慢慢变红 图 1 和图 2 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若将图 2 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纱布就不会变红 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 分子质量增大 C. 分子间间隔变大 分子个数增多 D. 分子体积变大 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因为瓶内气体( ) 分子体积变小 B. 分子停止运动 C. 分子间隔变小 D. 分子数目减少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中国科学技术馆“物质之妙”展区有一台分子运动模拟器。这台模拟器由玻璃罩内 小球的变化情况来表现固、液气三态中分子的状态。当玻璃罩内温度升高时,玻璃罩中的小球将( ) 间隔变小 B. 质量变大 C. 数量增多 D. 运动加快 按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浓盐酸与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 D. 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快 10. 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 10. 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 ) 水蒸气冷凝成水,水分子之间间隔减小 冰和干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冬天结冰后,冰浮到水面上,其原因是( ) 水分子很小 C. 水分子间隔变大 水分子在运动 D. 分子分成原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铜丝能被剪断,是因为许多铜原子被一剪两半 空气中各成分混合均匀,是空气中各种粒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滴有酒精的密封塑料袋受热后鼓起,是酒精分子间隔受热后变大 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是因为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二、填空题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①气态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 ; ②氧气【O2】和【氮气N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将装有少量酒精的塑料袋排净空气后密封,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空气属于混合物的依据是 。某同学吃榴莲时,其他同学闻到榴莲的气味,是因为 (用微观观点解释),氧气的用途很广,工业上常用于气割、气焊,这是利用了氧气的 性;通过液化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了空气中各成分沸点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目的,分离得到的液氧属于 将装有少量酒精的塑料袋排净空气后密封,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属于混合物的依据是 。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塑料袋膨胀(如图所示),其原因是 。 三、实验题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或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C实验中烧杯 B 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D实验是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主要对比的是 气体含量的多少。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