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雀东南飞并序
【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达成1~2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荒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进出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
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此后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拘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正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特别相像。
B.中原地区辽阔,人才辈出,好汉辈出,即便优秀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拘留。
D.苏轼劝告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和的君子风采。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加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回来。
【答案】BD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从前,考生应先明确典故的种类以及诗人运用典故的目的。典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为国家,一为个人。运用前者,多为借古讽今,讽谏君王;运用后者,多为仰慕前人,感怀自己,或许抒发同病之悲等。故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关注典故的内容,此题
中的典故是“李揆因担心被拘留而否定是‘大唐第一人’”,而苏辙出使契丹与李揆之行相同,故苏轼有与李揆同样的担忧。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剖析。
【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友情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
是山南海北。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子女之态,悲伤落泪。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不只要关注首联,还应关注全篇。诗歌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
山南海北,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友情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同,未曾一日分别。23岁进入仕途,此后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只管如此,他们仍互
有关心。苏轼一世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动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稀有。”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别,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小子女之态。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达成问题。
伤歌行
汉乐府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细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彷徨以彷徨。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屹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1.对下列诗句中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辉光烛我床烛:照耀。
B.揽衣曳长带曳:牵拖。
C.悲声命俦匹命:招呼。
D.舒愤诉穹苍舒:舍弃。
【答案】D
【解析】“舒”,抒发。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诗歌以明月起笔,写光亮素洁的月亮当空照耀,正是
月光的光亮造成了主人公的无眠,起而思人。
B.“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主人公因思念而长夜不眠,心意烦乱。“耿耿”二字,
既是写夜之长,也是写女子心中之忧。
C.“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正当女主人公彷徨之际,夜空中传来一只孤鸟的哀鸣。
这鸟的翻飞与主人公的无眠相映成趣。
D.“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对鸟的悲鸣,女主人公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感觉,“命俦匹”三字既是写鸟,也是写自己。
【答案】A
【解析】A项,“正是月光的光亮造成了主人公的无眠”理解错误,主人公夜不可寐的原因是对远行人的思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达成各题。
《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露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那么,终究是什么原因致使焦母如此愤恨兰芝,愤恨到宁愿舍弃儿子,宁愿断后?她真是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从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预管制。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大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怠。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仍是人品和相貌。这一点唯恐比今世更开通开放。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