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 编制依据 1
1.1 施工规范、标准 1
1.2 设计文件 1
1.3 相关文件 1
2、工程概况 1
2.1 线路概况 1
2.2 主要技术标准 3
2.3 工程特点 3
3、工程重难点分析 3
4、沉降变形观测 4
4.1 工艺流程 5
4.2 施工准备 6
4.2.1 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6
4.2.2 变形监测网的建立 7
4.2.3 沉降观测具体要求 7
4.3 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 8
4.3.1 桥涵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 8
4.3.2 路基、过渡段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 11
4.3.3 桥涵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 18
4.3.4 路基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 21
4.4 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23
4.4.1 连续梁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23
4.4.2 墩台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24
4.4.3 人工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25
4.4.4 自动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26
4.4.5 过渡段及横向结构物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26
4.5 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27
4.5.1 桥梁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27
4.5.2 路基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27
4.5.3 涵洞、框构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29
4.6 综合评估与资料整理 29
5、 观测点元件的保护 30
6、沉降观测设备和人员组织 30
6.1 沉降观测设备 30
6.2 人员组织分工及职责 30
相关人员资质证书和仪器设备检定证书见附件。 31
6.3 测量人员岗位职责 31
7、其他保证措施 32
7.1 仪器管理 32
7.2 监控量测内业工作技术要求 33
7.3 资料分析过程及质量控制制度 33
7.4 监控量测审核和审定制度 33
7.5 质量控制制度和检查措施 33
7.6 现场测试技术质量控制制度 35
7.7 资料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制度 35
7.8 安全风险信息处理的管理控制措施 35
7.9 安全风险预警的管理控制措施 35
7.10 监控量测信息报送与反馈制度 36
8、安全保证制度 36
9、附件 37
9.1 测量主要人员资质证书 37
9.2 仪器设备检定证书 37
1、 编制依据
1.1 施工规范、标准
(1)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2)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3)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
(4)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2-2009)
(5)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 2006)
(7) 《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
(8) 《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
(9) 高速铁路施工技术《施工测量分册》
1.2设计文件
(1) 《个别路基设计图》(第一册)
(2) 《个别路基设计图》(第十三册)
(3) 新香坊北站路基横断面图
(4)桥涵变形观测及观测标安装图(哈牡桥通-Ⅴ-02)
1.3相关文件
(1)新建 XXX 至 XXX 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招标编号:JS2015-
015;
(2)本公司积累的施工经验,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
(3)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2、工程概况
2.1线路概况
表 2-1:路基统计表
序号 起止里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