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韩非子》选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韩非子》选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韩非子》选读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 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能阅读理论类、 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5.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 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7.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韩非子》选读有利于学生了解先秦时期韩非子的思想,理解寓言故事的内涵。同时通过寓言故事,学习寓言类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提高审题立意的准确性,是本节课的另一个出发点。 《韩非子》选读学情分析 我用的班级是高二37班,理科班,这个班学生的学科兴趣有所偏向,对语文的学习是不温不火,学生没有做好预习是显而易见的。在教学中,面对先秦诸子的寓言故事,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从2点进行教学:一是先秦诸子的思想,二是寓言故事的内涵。与高考作文结合,可以把第二点与作文审题结合起来。作文审题立意正确与否,是决定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为使学生更有针对性的集中解决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困惑,使枯燥理性的审题学习充满趣味性,设计此课程。 《韩非子》选读评测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B ) A.桀以醉亡(失去)天下,而《康诰》曰“毋彝(yí,常常)酒”,“彝酒”者,常酒也;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身体)。 B.子虽工(擅长)自树于王,而欲去(除去)子者众,子必危矣。 C.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yī,穿着)缁衣而反(通“返”,回家)。其狗不知而吠(fèi,叫)之。 D.于是乃相与聚嘬(zuō,吮吸、叮咬)其母而食之。彘臞(qú,害怕),人乃弗杀。 解析 A项“身”,性命。C项“衣”,应读“yì”。D项“臞”,同“癯”,消瘦。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A.其恶者贵        贵:尊贵 B.匹夫失其身 身:自身 C.今我已亡之矣 亡:死亡 D.子虽工自树于王 工:擅长 解析 A项中“贵”应为动词,当“受尊重”讲。B项中“身”应作“性命”讲。C项中“亡”应当“丢失”讲。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 A.eq \b\lc\{\rc\ (\a\vs4\al\co1(因谓太宰曰,因为君刺之)) B.eq \b\lc\{\rc\ (\a\vs4\al\co1(以我有美珠也,桀以醉亡天下)) C.eq \b\lc\{\rc\ (\a\vs4\al\co1(奚不之晋,吾今见之于君)) D.eq \b\lc\{\rc\ (\a\vs4\al\co1(皆为贲、诸,为利也)) 解析 A项于是,就/趁机。B项均为“因为”。C项动词,到/代词,他(孔子)。D项动词,变成/介词,为了。 4.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陈轸贵于魏王 ②其恶者贵,美者贱 ③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 ①②均为被动句;③④均为省略句,且都是省略了主语。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 ) A.则毋生杨矣 B.子岂能毋怪哉 C.行贤而去自贤之心 D.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 解析 A项中“生”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活下来”。B项中“怪”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感到奇怪”之意。C项中“贤”也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认为有才德”之意。D项中“美”仍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认为美丽”的意思。 6.名句填空。 失火而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