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训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整版)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训练 (完整版)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训练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训练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文言文断句 的方法,一般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 ,句句突破.意思就是说,在标点之前,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对于疑难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意,抓 住关键词,仔细推敲,切不可顾前不顾后,粗心大意。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 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文言文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抓实词,看虚词,察对话,据 修辞,辨句式,依总分. 1、抓实词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 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 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 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 .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如: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前句动词有“亡“入”“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句子。后句动词有”将”归”贺,也 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动词断句法的难点在于介于两个动词之间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们属上作前一动词的宾语 还是属下作后一动词的主语,这要结合具体语境,反复推敲。如上句“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是断在“胡”后还是断在“人 后,是断在“归后还是断在“人”后,颇费思量.根据语境,“胡”应为胡地,“归意为自己家里,与后文“人皆贺之 意义关联。如果“归人”的话,就谈不上“贺”了。再从句式上看,“人皆吊之”与“人皆贺之”, 句式整齐对称。根据以上分析,即可正确断句. 2、看虚词.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 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些虚词,了解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断句也就准确迅速了。 ①“夫、其、惟、唯、盖、盍、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于是、向使、然而、且夫、若夫、无论、至于、至若、 是以、是故、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 “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②“乎、哉、也、兮、耶、矣、耳、欤、焉、而已”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其后往往能 断句。 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后面不能断开. 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如: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史 官 曰 交 友 之 道 难 矣 人 当 意 气 相 得 时 以 身 相 许 若 无 难 事 至 事 变势 穷 不 能 蹈 其 所 言 而 背 去 者 多 矣 况 既 死 而 能 养 其 亲 乎 吾 观 杜 环事 虽 古 所 称 义 烈 之 士 何 以 过 而 世 俗 恒 谓 今 人 不 逮 古 人 不 亦 诬 天下 士 了 哉? 答案: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 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 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了哉?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 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 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 .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 ),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3.、察对话 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言”“白” “语”“道” “谓”“对”等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 “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例: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