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病及其治理的讨论提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PAGE PAGE 2 “城市病”及其治理 “ 城市病的出现,是因为城市迅速的发展超出了社会资源的承受力。有人说,城市病是内分泌失调加添加剂过量。前者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的阵痛,后者却是外在不良因素导致城市肌理发生病变。内分泌失调不算重病,可以用中药调理,如果是添加剂过量引起肌理发生病变,那可是大病了,等到病入膏肓就无可救药了。 为了更加彻底的认识城市病的表现及治理策略我们小组进行了讨论: 个人的讨论提纲: .“ 城市病” 的含义 在世界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特大城市优先增长, 伴随着人口和产业的高度集聚, 相当多的城市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住房短缺、贫民窟等, 城市学家称之为城市病。 二.“ 城市病” 的表现 人口膨胀 2. 交通拥堵 3. 环境污染 4. 资源短缺 5. 城市贫困 具有人文意义的民居、文物遭到严重破坏 居民的生活素质无法得到提高等。三.“ 城市病” 对人体的危害 常年在城市居住的人对城市形成的依赖,会导致一些不良的 生活习惯, 它不仅能影响健康, 严重者还会发生疾病。 1. 以车代步。2. 以补求寿。3. 娱乐过度。4. 迷恋电视。5. 睡眠不足。6. 饮食过精。7. 烟酒成癖。 四.“ 城市病” 的治理措施 1. 加强统一规划。2. 强化配套设施。 3. 加大政策扶持。4. 合理利用资源。 建立卫星城。 小组讨论的提纲: .“ 城市病” 的含义 “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 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 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 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病产生的原因 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控制性详规覆盖率低, 且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对城市规划的作用认识不够, 规划意识差,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行政干预规划、人为影响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而肢解了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权, 削弱了规划的权威。 中小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大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投资商在优惠政策的保护下, 受利益驱动, 不服管理, 随心所欲, 不报自建、随意乱建, 先建后办、边建边办、建毕不办的现象 时有发生, 阻碍了规划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三.“ 城市病” 的主要表现: 规划滞后于建设。 “ 马路拉链” 随处可见, 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 标准低, 生态环境差。 环境污染严重, 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城市规模盲目扩张, 缺乏特色。城市的形象关键在于有特色。 四.城市病对人体的危害 常年在城市居住的人对城市形成的依赖, 会导致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它不仅能影响健康, 严重者还会发生疾病。 1. 以车代步。2. 以补求寿。3. 娱乐过度。4. 迷恋电视。 5. 睡眠不足。6. 饮食过精。7. 烟酒成癖。五.城市病的治理措施 树立规划权威, 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⑴ 加大投入; ⑵ 政府带头执行规划。 统筹兼顾抓规划, 立足长远搞建设: ⑴ 各级领导必须形成“ 统筹兼顾抓规划, 立足长远搞建设” 的共识; ⑵ 规划一条道路或一个小区,要强调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 各类管网要合理布局、科学布局,始终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 组织施工; ⑶ 政府要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加以立法, 管理部门依法加强管理。 立足本地实际, 实施增绿扩绿工程: ⑴ 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自然资源, 合理安排绿地布局, 突出园林绿化地方风格; ⑵ 强化绿化监督管理, 确保城市绿地面积不被侵占。 加强污染治理, 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⑴ 严格控制污染源,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⑵ 优化能源结构; ⑶ 大力加快治污设施建设, 增强污染治理能力; ⑷ 借助先进科技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注重个性特色, 科学为城市定位: ⑴ 做到文化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相结合,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呼应, 要有超前性、科学性、指导性, 准确把握地域内的建设脉博; ⑵ 坚持以人为本, 根据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分工, 突出功能, 注重实用; ⑶ 强化城市总体规划, 做好城市风貌规划, 在新的建设中注入历史的遗存 使城市脱离肤浅平淡, 丰富其文化内涵。六.总结 生存环境是人类一切的根本,为了防止“ 城市病” 在我国的发生, 必须在城市建设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统筹兼顾, 实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完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别”的重大任务。把教育、医疗、公共资源等优势资源也投放到农村,要是像人家欧洲农村那样,有好的公路,有宽带,有好的通信设备,有和城市平等的教育、医疗等福利。让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均衡发展!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