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艺术特色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的艺术特色分析 一、艺术特色的内容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景后 情卒章显志,过渡、做铺垫、埋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托等, 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 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 二、《庄子》简介 1、作者 庄子(约公元前 369~公元前 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2、《庄子》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 33 篇, 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 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 篇和杂篇 11 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笔调恣肆,词藻瑰丽,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并多采用寓言形式, 富有浪漫色彩,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 3、评价及文献 *郭沫若:“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阮阅:《庄子》文多奇变(《诗括总龟后集》 *刘辰翁:“庄文意奇、文奇、事又奇“(《南华真经点校》) *答浩:“庄子不仅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寓言,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寓言”的概念,使得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诗性的文章哲思的诠释——庄子散文艺术研究》) 精选文库 精选文库 -- PAGE -- PAGE 2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说 : “庄子者 , 蒙人也 , 名周。……其学无所不窥 , 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然善属书离辞 , 指事类情 , 用剽剥儒、墨 , 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已 , 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著书十万寓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l 鲁迅:“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4、背景 庄子生活在距今 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周王朝已名存实亡,诸侯纷争,战事频繁,民不聊生。大批有识之士著书立作,广泛宣扬自家学说,上开宗立派、游说国君,下周游列国、布道百姓。彼此之间的相互唇攻笔伐又促使了各家学派的思想学说的发展。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世界文明所谓的“轴心时代”。雅斯贝尔斯说过,公元前一千年内,爱琴海沿岸的希腊和雅典、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和耶路撒冷周围、恒河流域的印度和黄河流域的中国四个古代文明,都进行哲学的突破性发展,人类文明从原始阶段进入高级文化阶段,并各自形成特殊的文化传统。那时的中国,就处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社会上的政局动荡,与文化思想上的礼崩乐坏。在人类历史上,大凡社会转型,矛盾加剧,必然激发人新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催生新的文化体系与人格精神。这一时代,正如庄子说的,“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 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三、《秋水》简介 1、内容简介 《秋水》是《庄子》一书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篇,是道家的经典之一。《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这个长长的对话根据所问所答的内容,又可分成七个片断,至“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是第一个片断,写河神的小却自以为大,对比海神的大却自以为小,说明了认识事物的相对性观点。至“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是第二个片断,以确知事物和判定其大小极其不易,说明认知常受事物自身的不定性和事物总体的无穷性所影响。至“约分之至也”是第三个片断,紧承前一对话,进一步说明认知事物之不易,常常是“言”不能“论”,“意”不能“察”。至“小大之家”是第四个片断,从事物的相对性出发,更深一步地指出大小贵贱都不是绝对的,因而最终是不应加以辨知的。至“夫固将自化”是第五个片断, 从“万物一齐”、“道无终始”的观点出发,指出人们认知外物必将无所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