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如茶之文,平实质朴的言辞下,一种非喜非忧、非伤非怨的情绪萦绕其间,寻之无迹,品之有味,直令人缠恻;这一课堂的构筑也正如茶意,舒缓平淡, 看似信手拈来、波澜不惊,细察之却处处匠心独运,回味深长。
一、开篇如茶——清思凝练
本文的课题是很有点意思的,它以三个不同意象的词语叠加而成,细细体味,“冬阳” 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 则是贯穿课文的一条线索。三个词语的结合,不仅勾画出了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而且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绪空间。
在短短的课题联想之后,优美而略带感伤的音乐《送别》轻轻响起,一张充满历史厚重感的骆驼队黑白照片呈现在大家面前。教师的三言两语和这音乐画面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转瞬间就将孩子们从眼下带回到了几十年前的老北京城南,带入了课文所勾勒的童年生活、所营造的怀旧气氛中。
壶已暖,茶已投,沸水缓缓倾入,翻起一片雪乳似的泡沫,茶香随之便流溢出来了—— 二、品读如茶——清味缭绕
在品读文本的这一部分,若要下一个评论,我只想出四个字来——“一唱三叹”。何谓“一 唱”?——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投放的一个大问题“你觉得林海音叙述的四件事中最有趣的是 哪一件?”何谓“三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反复吟诵的“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 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这如一个不断往复呈现的旋律主题,覆盖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可以说,整堂课, 学生主要就是在笑谈趣事之趣,品悟“一去不返”的无奈和感伤。
三、神韵如茶——清香幽远
在这一课中,我犹为欣赏的是两个前后照应的环节——围绕“总是问”这一部分,教师先 是让学生尽量去想“她还会问过哪些问题”。学生也是孩子,这一问,直问得五光十色、童趣 盎然。原文中因为人生沧桑而造成的那份隐约的沉重感一扫而光,学生原本还略有心灵游离 于文本的嫌疑,由此一问,却和文章、和作者如此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不说人、文合一, 至少也可以说鱼水难分了吧。之后,教师又出现了《城南旧事》中关于“什么是贼”的一段对 话,更把学生的兴趣、理解和感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学生站在未来的立场,审视着作者的也是自己的童年,倾吐出一段段对往昔的珍惜和留 恋,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怀念,感伤,珍惜,憧憬,种种感情交织在字里行间,如氤氲的茶香,弥漫课堂,充溢心灵,久久不散。
四、结课如茶——清韵悠长
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写得好,散文的形式下洋溢着诗般的情愫。如果从纯诗歌鉴赏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可能并不是完美的,但是放在这儿结课,我们却不得不说是匠心 独具的,因为它与课文正好形成了一种充分的艺术上的映衬和互补关系《。冬阳童年骆驼队》 是一种诗化了的散文,在平实的文字下,涌动着浓郁的诗情,一种感悟人生的诗情,正是这
使得文本的理解难度被加大了。一诗一文,相互映衬,文字与文字呼应,诗意与诗意交融, 相得益彰。正如茶,壶竭而味长,香留于齿间,韵萦于心上。课亦此理啊。
如题所言,其课如茶。但茶无至味,课亦如此。以我之陋见,在这堂课上也并非没有可斟酌之处。
第一,课堂上教师的几处点拨难免留下一点生硬的痕迹。比如在谈到“看骆驼咀嚼”这一 部分的时候,也许是为了让学生尽快感悟到“成人和儿童的视角和感受是不同的”这一点吧, 教师显得有点着急,较为直露地把问题抛了出去“老师也看到过骆驼,但我就觉得骆驼咀嚼 草料没什么意思,挺平常的事儿嘛”。这里其实是在不自觉间暗示学生——要把成人和儿童 对立起来进行考虑。
第二,本课如茶,含蓄深远,清韵绵长。对学生而言呢,小学生的心智发育都还不是很成熟,感受活泼激越的情绪还比较容易,而要体会这样的悠远感伤的情绪就比较困难。这个 课堂中的孩子的表现的确可称上佳,但如果换一个班级,面对一些基础略逊的孩子,课堂可 能就不会这么精彩。而且,这样的设计从内容角度看,板块式的安排使得收放余地是比较大 的;但是如果从对文章情绪内涵把握的角度来看,似乎进行调整的空间不是很大,而一旦学 生感悟不到这个层次,整个课堂就会失去灵魂的光彩。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记叙了 1958 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 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 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出发,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 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地图简单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Y 01039.1-2019 油气集输管道和厂站完整性管理规范第1部分:总则.pdf VIP
- 劳动合同_劳动合同电子版下载8篇.docx VIP
- 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效脱碳退火工艺.pdf VIP
- 2024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解析.pdf VIP
- 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的家人课件.pptx VIP
- SH_T 3046-2024《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pdf VIP
- 水运工程测量定额JTS-T 273-2024.docx
- 2025年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带答案.docx VIP
- 附件1:公路桥梁护栏施工作业台车计算书.docx
- 2023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