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提取物对常见食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行业资料).docVIP

芦荟提取物对常见食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行业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芦荟提取物对常见食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行业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行业资料”中“医学资料”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6054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芦荟提取物对常见食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2 0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2 2 结果与分析 4 3 结论 5 4 讨论 5 文2:常见皮肤癣菌的基因分型 6 1 材料与方法 7 2 结 果 7 3 讨 论 8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芦荟提取物对常见食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行业资料) 文1:芦荟提取物对常见食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0 引言 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为独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荟中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其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癌、抑菌、提高免疫力等功能[1-3],芦荟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化学成分为芦荟大黄酚、芦荟大黄素、蒽醌等物质,其中芦荟大黄素中大黄素甙具有抗炎、抑菌及杀菌等功能[4]。蒽醌等衍生物对多种真菌和细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5-6]。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为食品常见污染微生物,但目前常用的抑菌剂多为化学防腐剂[7]。长期使用化学防腐剂会导致病原菌对药剂产生抗药性,同时会造成食品中防腐剂残留、超标,进而严重影响人体健康[8],因此,寻找新型的高效无残留的天然食品防腐剂是解决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对芦荟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研究其对4 种常见食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效果,以期为芦荟提取物用于食品防腐和抑菌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实验时间、地点 实验于2013 年在佳木斯分院多功能分析研究实验室内进行。 实验材料 供试芦荟为库拉索芦荟(Aloe vera),购于佳木斯市花卉市场。供试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由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供试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和PDA培养基。主要仪器设备有培养箱、离心机、高压蒸汽灭菌锅、托盘天平、冰箱、培养皿等。 实验方法 芦荟凝胶原液的制取工艺剪取新鲜的芦荟叶片,放到蒸馏水中漂洗,刮去外皮并放到热水中热烫,取出放到研钵中捣碎,加入混有水的蛋清,将芦荟汁的混浊液倒入盖有8 层纱布的烧杯中过滤出杂质,将得到的芦荟汁放到3000 min 离心机中离心20min,将得到的芦荟原汁放到冰箱中低温保藏,温度为4~7℃。 芦荟提取物的抑菌实验 (1)滤纸片法测定抑菌作用[9-10]。供试菌种经斜面活化后,分别用无菌水制成含菌数为106 cfu/mL 的菌悬液。将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倒成平板,冷却凝固后,在无菌条件下,用镊子分别夹取灭过菌的直径6 mm的圆形滤纸片充分蘸取不同浓度(CK、25%、50%、75%、100%)的芦荟汁放在上述准备好的各种含菌平皿上,每皿放4 片。然后将各平皿放人培养箱内培养(细菌37℃培养24 h,霉菌28℃培养48 h),取出后测抑菌圈直径的大小。 (2)固体稀释法[11-12]。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基配制成含芦荟汁浓度分别为50%、70%、100%,倒平板,凝固后,将供试的菌悬液均匀涂抹在平板上,倒置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隔12 h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并记数。 (3)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13-14]。将芦荟汁配制成浓度为10%、20%、30%、40%、50%、60%、70%、80%、90%、100%的抑菌液,培养基冷去后按每皿平均加2 mL菌液计算,倒入各培养皿,待培养皿凝固后,每皿再加入 mL 菌悬液,均匀涂抹在凝固的培养基上。恒温培养箱培养。以不长菌的芦荟汁最低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MIC) 2 结果与分析 滤纸片法测芦荟汁抑菌效果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不同浓度芦荟汁对食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如表1 所示,并没有出现抑菌圈。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片所吸附的芦荟汁的有效浓度太低,抑菌效果不明显所致。 固体稀释法测芦荟汁抑菌效果 由表2 可知,随着芦荟汁浓度的增加,菌落数逐渐减少,其中,不同浓度下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均表现为最好,随着时间的延长,菌落数虽呈逐渐增加趋势,但随着浓度的增加,芦荟汁提取液对所供试病菌仍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大小顺序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 芦荟汁的最低抑菌浓度 由表3 可以看出,芦荟汁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的MI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