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科学家对话
——重温氧气的发现之旅
作者: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氧气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曲折历程,化学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波
义尔,舍勒,普利斯特里以最终发现氧气的拉瓦锡都在氧气的发现史上留下
了重要的一页,通过对化学史上氧气的发现过程的回顾,我们能从中得到很
多的历史教训,对燃素说的固守导致的失败及拉瓦锡突破创新所创造的成功
更让我们明了对待科学的重要态度:冲破束缚,破旧立新。
关键字:氧气,发现史,科学态度,创新
在地球上,有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空气中的氧气约占二成,然而
就是这对我们来说司空见惯的氧气,其发现也经历了一段曲折且困难的历
程。当我们回望这一段氧气的发现之旅,历数许多科学家与氧气的失之交臂
和拉瓦锡最终冲破桎梏发现氧气的过程,从其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深刻的历
史教训。
(一)发现氧气是18世纪的事。但人类关于氧气的研究,却可以追溯到
遥远的古代。据史书记载,公元8世纪,中国就曾经对大气进行过研究,并
把大气分为阴阳两部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大唐时期,版图辽阔、文化
繁荣、经济发达、国力富强。炼丹家马和在他生平的工作记录 《平龙认》中
作出这样的结论:空气成分复杂多样,主要由阳气和阴气组成,其中阳气比
阴气多得多,阴气可跟可燃物化合,在空气中消失,而阳气则可安然无恙地
保留,阴气存在于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钾)等物质中,加热它们阴气就会
[6]
放出来,阴气在水中也大量存在,只是很难把它们取出来 。
到17世纪,罗伯特 ·波义耳 (R.Boyle,1627—1691)通过对抽气
机及燃烧的实验,发现一些奇妙、有趣的现象。在真空中,火药环只在受热
的地方才燃烧,但一通入空气,立刻全部燃烧。这些燃烧现象,使波义耳得
出结论: “空气有一些活性物质不是被磷的烟雾消耗掉,就是被它驯化。”
这给人们以启发,那就是空气中含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气体。此后,虎克
(R.Hooke,1635—1703)也做了类似的燃烧实验,并得出结论,认为空气
[2]
中存在一种可以溶解可燃物体自身的东西 。
罗伯特 ·波义耳和虎克的实验,对发现氧气都是极为有益的。只要沿着
这个正确的思路去寻找空气中那种具有活性的物质是什么?氧气就会很顺
利地发现。但科学发现的道路是曲折的。在通往客观真理的征途上,遇到任
何一点障碍,都可能使科学家犹豫不前,而大大推迟科学发现的时间。
在氧气发现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 “燃素说”的提出。它使一些科
学家步入歧途,茫然而不能自拔。“燃素说”是英国人乔治·恩斯特 ·史塔
尔继承了约翰 ·约阿希姆 ·帕克的 《地下的自然哲学》中的学说,综合了各
家观点,于1703 年较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为完整的理论。史塔尔认为,空气
中有一种可燃的油状土,即为燃素。史塔尔所说的燃素是 “火质和火素而非
火本身”,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体中,在燃烧时,快速逸出。燃素是金属
性质、气味、颜色的根源。它是火微粒构成的火元素。按照 “燃索说”的观
点,一切燃烧现象,都是物体吸收和逸出燃素的过程。煅烧金属,燃素被释
放出来,金属就变成了灰渣。但在金属加热过程中,燃素不能自动分解,必
[9]
须加进空气,将燃素吸取出来,燃烧才能实现 。18世纪初期,这种 “燃素
说”的理论,曾歪曲地说明了大多数化学现象。尽管是歪曲的,牵强附会的,
但在当时,却能 “自圆其说”,被人们普遍地接受。就这样,“燃素说”统
治人们的思想将近一个世纪,把人们从研究和探讨燃烧原因、完全可能导致
发现氧气的正确思路,引向歧途,致使氧气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历
程。[1]
(二)人类的科学发现,常常是经历了一段艰辛、曲折的摸索之后,又
回到原来的出发点。1774 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 (J.Priestley,1733—
1804)又进行燃烧的实验,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得到一种新的气体,这种气
体既能助燃,又能支持人的呼吸。事实上,普利斯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有机反应的后处理实例》ppt模板课件.ppt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研学旅行服务合同范本.docx VIP
- 粤教粤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VIP
- 沃尔玛SCS反恐验厂反馈审核文件要求清单【沃尔玛SCAN验厂清单】.doc
- 医疗机构中药处方管理制度(2024最新版).docx VIP
- 2024奥数综合训练试卷(奥数专训)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通用版全解析.doc VIP
- 四个发展课.doc VIP
- 9.1中国与联合国+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VIP
- 2025年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