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DB32
CCS B31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4240—2022
白玉菇和蟹味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factory production of Hyjpsizygus marmoreus
2022-03-18发布
2022-04-18实施
DB32/T 424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I
DB32/T 4240—2022
白玉菇和蟹味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白玉菇和蟹味菇工厂化的生产场所与设施、原料要求、菌种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
防治、采收与包装和菌渣处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白玉菇和蟹味菇工厂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749生活饮用水标准
GB/T 12728食用菌术语
NY/T 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2号)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75号)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生产场所与设施
4
4.1
场地环境
厂区周围 300 m内无规模化禽畜养殖舍,垃圾和粪便堆积物,无污水、废气、废渣、烟类和粉类污
染源。
4.2
接种室
按日生产量及生产周期设置接种室面积,接种室需密封、无死角、可调温,宜采用多种净化方式以
达到无菌的目的。
4.3
养菌室和出菇房
按日生产量及生产周期设置养菌室和出菇房面积,需配置调温、调湿、调光及通排风等设施设备并
放置培养架,培养架间留有过道。
5
原料要求
1
DB32/T 4240—2022
5.1
5.2
水
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栽培基质
栽培料应符合生产要求,木屑、甘蔗渣、玉米芯、棉籽壳、麦麸、玉米粉、石灰粉等,要求新鲜、
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无泥沙。木屑最好为山毛榉、抱栎、天师栗等阔叶树木屑,需堆制
1至 3个月,堆制过程中,要定时翻堆和浇水。
6
菌种制作
6.1
母种
母种质量应符合NY/T 528要求。
6.2
6.3
原种
将母种转接至三角瓶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5 d~6 d后接入发酵罐扩大培养。
栽培种
6.3.1培养基配制
棉籽壳50%,预湿发酵料25%,麸皮19%,玉米粉5%,石灰1%。预湿发酵料指的是木屑、玉米芯
和甘蔗渣等原材料提前预湿堆积,配方要求颗粒比例合理。通过搅拌使各种物料混合均匀,培养料含水
量应控制在61%~63%。袋栽采用(18~19.5)cm×(35~36)cm×0.005cm的高压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
湿料1200g~1450g。聚丙烯塑料袋应符合GB 9693的规定。装袋要求上紧下松,中间预留接种孔。也可
采用瓶栽种植模式,塑料瓶选用850 mL和1100 mL两种规格,装瓶重量宜在520 g~550 g和660 g~700 g。
6.3.2装筐与灭菌
制作完成的培养基整齐排放在周转筐或专用塑料筐内,塑料周转筐尺寸宜为(38~39)cm×(48~51)
cm×10.5 cm,每筐12个。移入高压蒸汽灭菌柜,在压力达1.2kg/cm2~1.5kg/cm2灭菌2h,结束后自然降压
为0,冷却至20℃时待用。
6.4
接种养菌
6.4.1接种
移入接种室内在22℃以下采用液体菌种枪定量接种,确保无杂菌进入。
6.4.2菌丝培养
接种后放入黑暗或微光的养菌房内培养,10 d内尽量减少库房内空气流动;10 d~60 d,加强空气内
循环;60 d~120 d,需补充大量新鲜空气。温度控制在 22℃~24℃、湿度为 60%~70%。早晚观察、记
录菌丝生长情况。培养料的颜色由土黄色转为黄白色,标志后熟结束。
7
栽培管理
7.1
栽培方式
2
DB32/T 4240—2022
采用层架床式栽培。
7.2
催蕾
后熟后开袋、翻袋,通过注水或者搔菌,使现蕾整齐。通过温差刺激、增加光照、增加通风量,刺
激子实体形成。
7.3
出菇管理
催蕾后调节控制温度和光照,温度在 13℃~15℃,光照 6 h/d~8 h/d,促进菌丝扭结形成芽原基;
当芽原基形成后,加大通风量和湿度,温度在 14℃~16℃,光照 2 h/d,发育分化成菇柄、菇帽。菇蕾
慢慢伸长;壮蕾期后,减少通风量,将 CO2浓度提升至 5 000 mg/ kg~6 000 mg/ kg,湿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5∕T 2352-2021 即食燕麦片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15∕T 2353-2021 莜麦(裸燕麦)粉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15∕T 2354-2021 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15∕T 2355-2021 蒲公英直播技术规程.docx
- DB15∕T 2356-2021 春播燕麦草-籽双收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15∕T 2357-2021 多伦扁穗冰草种植技术规程.docx
- DB15∕T 2358-2021 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组培繁育移栽技术规程.docx
- DB15∕T 2359-2021 燕麦多品种组合双刈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15∕T 2360-2021 阿拉善荒漠肉苁蓉.docx
- DB15∕T 2361.1-2021 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建设规范 第1部分:装饰装修与标识标牌.docx
- DB32∕T 4241-2022 荠菜“三播多收”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2∕T 4244-2022 餐厨垃圾与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理技术标准.docx
- DB32∕T 4246-2022 江苏省环境卫生信息化系统技术标准.docx
- DB32∕T 4248-20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社区(村)终末消毒技术与评价规范.docx
- DB32T 4260-2022 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32T 4261-2022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范.docx
- DB32T 4262-2022 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农田化肥增效及氮磷减排.docx
- DB32T 4263-2022 太湖沿湖地区稻田清洁生产技术规范.docx
- DB32T 4266-2022 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审工作信息系统建设规范.docx
- DB32T 4268-2022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基于abaqus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塑性模型.docx VIP
- 医学课件-皮肤软组织感染.pptx VIP
- 2024年江苏赛区复赛“扬子石化杯”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食材分拣、包装、运输、验收、售后整体配送服务方案.docx VIP
- 《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实践经验分享试题附答案.doc
- 2025年辽宁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油漆来料检验报告.docx VIP
- GB 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劳动教育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