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13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6分,星期四 子美(杜甫)云:吾爱襄阳孟浩然,新诗句句尽堪传。 太白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第2页,共13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6分,星期四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一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七四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第3页,共13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6分,星期四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第4页,共13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6分,星期四 诗句翻译 首联: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和今。 颔联: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 颈联: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梦泽显得格外深远。 尾联: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 第5页,共13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6分,星期四 羊公碑 羊公碑,在今湖北襄阳南的岘首山上。据《晋书·羊祜传》,羊祜(hù)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淹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处境伤怀,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后来,羊祜果然死在襄阳,百姓追悼他,在岘山上为他立了一块碑。来读这块碑文的人,都欷歔感慨,不觉下泪。因此,人们就把这块碑称为堕泪碑。?这首诗感情真挚,平淡中见深远。 第6页,共13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6分,星期四 佳诗赏析——体味诗人如何表达怀古伤今之情 思考感悟 第7页,共13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6分,星期四 1.结合诗人的遭际及以上的羊祜的故事,初步感知此诗,说说本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他登上岘山,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登此山者多矣,皆湮灭无闻”的话,与自己的处境正相吻合。“湮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泪下。全诗借古抒怀,感情深沉。 这首《与诸子登岘山》是抒发了他登岘山时抚今追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的怀古诗。 第8页,共13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6分,星期四 2.与诗歌“触景生情”的传统写法相比,本诗开端有何特色? 诗的首联就起得很突兀,这两句凭空落笔,初看好像与题目无关,实际上是题外生情,抒发了作者登临所感,和全诗貌离神合。正如前人所评“起得高古”,有“俯视一切,抗怀千载”的气概。 第9页,共13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6分,星期四 3.诗的颔联写的是什么,与上文有何联系? 颔联由虚如实。意思是说人事虽然变迁,可是大自然却依然如故,江山不改,胜迹长流,今天我们又继古人之后来登临了。诗人登临岘山,不由想起历史人物羊祜的典故,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两句与上两句粘连甚紧,“江山胜迹”指古,“我辈登临”乃言今,一“复”字则指明是继羊祜和许多无名游客之后而登临。这一联用了“流水对”,浑然天成,朴实无华。从诗发展的脉络看,应先有三四据,后有一二句。诗人如此处理,使人感到有奇峰突起之势,更见新颖。当然也是强调是人的感慨。 第10页,共13页,2022年,5月20日,15点36分,星期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福建高考化学卷及答案(新课标卷).docx VIP
- 小学生控笔训练.docx VIP
- 中级日语(N3)中常用的副词总结讲义--日语等级考试备战.docx VIP
- 2025年高中地理世界地理高考试题汇编.doc VIP
- 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持背景下循证教学的实施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pptx VIP
- 再审申请听证申请书范文.docx VIP
- 《综合英语I》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pdf VIP
- 渗透作用课件.ppt VIP
- 专题21 散文阅读(同步练习)(解析版)【中职专用】2024届高三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备考指南(湖南适用).docx VIP
- 2025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事变学习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