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分析和总结.docx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赏树木 目录 绪论 总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张 第四章 第五章 各论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绪论 一定义 观赏树木凡适合于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各类城乡园林绿地的木本植物 观赏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观赏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 二我国丰富多彩的观赏树木资源 1 种类繁多 2 分布集中 3 丰富多彩 4 特点突出 三我国的观赏树木资料 我国园林树木资源十分丰富原产中国的木本植物多达8000 种其中乔木树种约2500 种中国尤其是华西山区是世界著名的园林树木分布中心之一很多著名的花木如山茶 Camellia 丁香Sy-rfnga 溲 疏 Deutzia 杜 鹃 Rhododenron 槭 Acer 椴 Tilia 徇 子Cotoneaster 绣线菊 Spf-raea 等都以中国为其世界分布中心.中国还有许多特产树种如银杏水杉水松银杉金钱松珙桐梅花牡丹蜡梅南天竹洼花栀子花月月红木香猬实等它们在世界城市园林绿化及庭园美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种类对世界花木育种工作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树种数量很有限一般大城市才 200~400 种而中小城市约 100 种左右.这个数字与我国丰富的树木资源是极不相称的园林树木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题材它们在各类型园林绿地及风景区中起着重要的骨干作用各种园林树木不论是乔木灌木藤本或地被植物经过精心选择巧妙配植都能在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美化环境和经济副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总论 总论部分着重于理论阐述学习观赏树木的分类生长发育规律生态学特性观赏特性功能作用园林配置及园林树种调查规划的一般理论与知识 第一章 观赏树木的分类 第一节 分类的必要性与分类方法第二节 植物拉丁学名 第三节 植物系统分类法 第四节 人为分类法 第二章 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 第一节 观赏树木的形态美 第二节 观赏树木的色彩美 第三节 观赏树木的动态美 第四节 观赏树木的芳香美 第五节观赏树木的意境美 第三章 观赏树木的习性 第一节观赏树木各器官的生物学特性 1 观赏树木的生长发育*难点 2 观赏树木生长发育的相关性*难点 第二节 观赏树木的生态习性 1 城市气候因子的特点 2 城市土壤因子的特点 3 城市其他环境因子 4 城市环境因子对观赏树木的影响难点 5 观赏树木对城市环境因子的影响* 第四章 观赏树木的分布 第一节 植物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 第二节 我国的植被分区及主要观赏树种 第三节 我国城镇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第四节 观赏树木的物候观测 第五节古树名木 第五章 观赏树木的园林应用 第一节 观赏树木的造景作用 第二节 观赏树木与建筑的配合作用 各论 第六章 针叶观赏类 一针叶树的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二 我国园林中常见的针叶树 第八章 观赏竹类 一观赏竹类的分类 二分类概况三分类依据 四观赏竹类分属检索表 五我国园林中常见的观赏竹类 第九章棕榈类观赏树木 概述 棕榈类植物的名称及分类 棕榈类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其他经济用途 棕榈类植物的分布及生长习性 棕榈类植物的引种 棕榈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我国园林中常见的棕榈类树木 棕榈科 苏铁科 百合科 第十章 蔓木观赏植物的类型 概述 蔓木观赏植物的类型 蔓木观赏类的种类 蔓木观赏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我国园林中常见用蔓木 第一章 树木分类 第一节分类的必要性与分类方法 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时期及主要分类系统一 本草时期 以习性和用途分类 国内 公元前 2 世纪《神农本草经》365 种 分上 中 下三品 明代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植物 1195 种 分草木谷果菜五部 国外 古希腊 泰奥弗拉斯图斯 Theophrastus《植物的历史》 海斯特兰特姆根据习性 乔木灌木草本 三大类 二 人为分类系统时期 以植物形态相似性分类件 文艺复兴 资本主义兴起对植物原料的需求远洋交通发达 代表人物 林奈CLinnaeus 1735 年《 自然系统》 1753 年《植物分科 》 1764 年 《植物分属 》 三 自然分类系统时期 以形态相似性和亲缘关系分类1789 裕苏 A.Cde Jussieu 《植物属志》分为 3 类又根据无花瓣单花瓣花瓣分离和雄蕊上下位等性状把整个植物界划分为 15 纲 100 个自然目 相当于科 被称为自然分类系统的奠基人 瑞士 德坎多 1813 年《植物学基本原理》发表了一个分类系统这个系统对裕苏系统修改补充外增加了维管束排列的内容此系统在 19 世纪曾风行一时 四 系统发育系统时期 以性状演化趋势分类 达尔文 C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