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道法教案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1课《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保护民间艺术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1.关注民间艺术衰落的困境。
2.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
3.为保护民间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
关心民间艺术的未来,力所能及地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作贡献。
难点
以实际行动投身到保护民间艺术的活动中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
1.图片+文本学习:图片中的工艺品是用什么编制的?
玉米皮编织的坐垫在民间由来已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因为现在需要少了,慢慢地已难觅踪迹。
2.播放视频素材:女孩用玉米皮做编织品
3.小结并板书课题:保护民间艺术
观看图片
回答问题
阅读文本
了解文本
学习文本
观看视频
齐读课题
用猜一猜的教学方式和观看视频导入新课,引出新课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知民间艺术在民间。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关注民间艺术衰落的困境
1.文本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
2.文本学习:相关链接
200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曾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濒临失传。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没人肯学唱。无独有偶,2008年1月26日《新闻联播》报道,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王南仙从泥人厂退休后,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拜师学艺的徒弟,为防止惠山泥人艺术失传,当地政府不得不通过给学徒发工资的方式给她招聘了九个徒弟。事实上,还有很多民间艺术也处在衰落的边缘,被报道出来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3.图片+文本学习:关注民间艺术衰落的困境
(1)凤阳花鼓戏:凤阳花鼓戏是安徽省的传统戏曲剧种。被誉为凤阳三花(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之一,因起源于凤阳县长淮卫镇(今属蚌埠市区),故又称卫调花鼓戏、卫调花鼓。
(2)无锡惠山泥人: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古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相传已有400年的历史。清乾隆南巡时,惠山名艺人王春林制作泥孩数盘进献,得到了乾隆皇帝的称赞。代表作有《大阿福》、《一团和气》、《三胖子》等。
(3)川剧、湘剧、黄梅戏:地方戏:是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地方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指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
(4)泰安渔鼓起源于商末周初,起初叫“三根木”。泰安本地的一门艺术——泰安渔鼓,这门艺术如今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近现代发展最盛,而随着时代发展,听渔鼓的人不多了,唱渔鼓的人也越来越少这门手艺正濒临失传!
(5)唢呐: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吹奏乐器,但大家平时欣赏到的唢呐演奏越来越少,安庄镇马埠村民梁氏唢呐队、汶阳镇砖舍村“李氏唢呐”都面临失传,李志全“李氏唢呐”是第六代传人,2007年“李氏唢呐”被列为肥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0年被确立为泰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6)播放视频素材:唢呐独奏《社庆》
(7)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8)泰安梆,又名莱芜梆。莱芜梆,又名“莱芜讴”,也叫“靠山梆”或“泰山梆”,兴盛于清初,流行在山东莱芜、新汶、泰安、蒙阴一带。《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1983年版)中有专文记载。
(9)手工木雕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进行雕刻,是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木雕的历史最为悠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就有木雕鱼出土,是我国木雕史上最早的实物。河南信阳战国大墓出土的木雕镇墓兽,湖北云梦汉墓中出土的彩雕木俑均为我国早期木雕作品。其实历朝历代都应有大量的木雕制品,可能是因为保存的困难,现今我们很难看到超过千年的木雕作品传世。
4.提出问题:面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衰落,你有怎样的感受?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你怎么看?
5.文本学习: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艺人不懈努力和聪明才智的结晶,承载着人们对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看到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面临衰落,我很痛心,它代表着某种传统文化正在消失。我们应该传承这些民间艺术,让民间艺术在创新中发展。
6.文本学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种民间艺术的失传,也就意味着某种民族文化的消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我们的民间艺术。
教学环节二: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
1.文本学习: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
2.图片+文本学习:春联的自述
(1)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