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臭氧層保護--蒙特婁議定書
黃鴻達
早於1974年即有研究報告指出,廣泛使用於噴霧推進器、冷媒、發泡等用途的氟氯碳化物(CFC)排放於大氣中會緩慢的移轉到平流層中,經紫外線照耀反應分解成氯原子破壞臭氧;1985年科學家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更證實了此一理論。CFC的使用與排放會造成地球大災難也惹起世人的警覺。
鑑於臭氧層遇到破壞攸關全世界生態環境,世界各國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招集下攜手共商對策,於1985年共同簽訂維也納公約;1987年9月更進一步簽署蒙特婁議定書,以強制措施管束各國CFC之生產及消費;旋於1990
6月於英國倫敦召開蒙特婁議定書第二次締約國會議,修訂議定書之管束措施,並將四氯化碳及1,1,1-三氯乙烷納入管束。1992年11月於丹麥哥本哈根召
開之第四次締約國會議中再度擴大管束物質範圍,將HCFC、HBFC及溴化甲烷等納入管束。並決議將管束物質之削減時程大幅提早,要求非第五條國家(即已開發國家)必須自1994年1月1日起除必需用途外严禁生產海龍,自1996年1
1日起將CFC、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HBFC等物質的消費量削減至零,並凍結HCFC的消費量。
1995年12月於奧地利維也納召開之第七次締約國會議決議修訂HCFC消
費量管束時程及管束基準量,將哥本哈根修正案所訂的基準量(cap),即1989年HCFC消費量加上CFC消費量的3.1%降為2.8%,2030年全面廢除HCFC,但最
10年(2020至2030年)的0.5%消費量限用於使用中之冷凍空調設備維修。同
時亦訂定溴化甲烷的管束時程,其生產及消費基準量分別為1991年的生產量及消費量,2010年1月1日起溴化甲烷生產量及消費量不得超過零,上述管束量不包含檢疫及裝運前用的溴化甲烷。1997年9月於加拿大蒙特婁召開之第九次
締約國會議決議中雖未加快HCFC管束時程,但將溴化甲烷提早於2005年1月
1日起廢除。1999年11月於中國大陸北京召開之第十一次締約國會議通過北京
宣言,決議自2004年起開始凍結HCFC的生產量,另將溴氯甲烷
(Bromochloromethane)納入管束。
蒙特婁議定書已經成為國際環保公約的典範,至
2000年9月28日止締約
國已增至175個國家。非第五條國家已經全面廢除CFC、海龍、四氯化碳及1,1,1-
三氯乙烷,正在管束HCFC及溴化甲烷,且針對不一样
HCFC用途別訂定禁用時
程,歐洲聯盟甚至訂出較蒙特婁議定書更嚴謹的管束時程;而開發中國家也於
1999年7月1日起開始凍結其國內的CFC消費量。由於2000年的臭氧層破洞
又創下歷史紀錄,面積高達2,8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
3倍美國土地面積。所以
若沒有通過後續的哥本哈根、蒙特婁、北京等修正案,加快削減ODS的消費量,要在2050年恢復臭氧層原貌是不行能的。
除臭氧層破壞外,全世界溫暖化是另一項危機,繼維也納公約後,聯合國氣
候變化綱要公約亦是一個深受全世界重視的國際環保公約。1997年12月於日本京
都召開之第三次締約國會議中通過拥有法律效劳的京都議定書,將第一針對
Annex1國家之溫室氣體排放予以限制,希望能在2008至2012年限期間,將包
含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HFC、PFC及SF6等6種溫室氣體排放量均匀削減至較1990年排放量低5.2%的水平。由於HFC及PFC的破壞臭氧層潛勢(ODP)為零,被視為破壞臭氧層物質(ODS)的代替品,它們雖不是蒙特婁議定書列管物
質,但郤是京都議定書管束排放之溫室氣體。所以未來業者在選擇HCFC的代替品或代替技術時,除破壞臭氧層潛勢外,尚需考量其全世界暖化潛勢(GWP)。為
了使蒙特婁議定書及京都議定書這兩個保護地球的重要公約能相輔相成而不會相互牽制,在我們全力針對臭氧層破壞問題尋找解決方案的同時,應兼顧全世界溫暖化的危機。
參考資料:
工研院環安中心:
内容总结
(1)臭氧層保護--蒙特婁議定書
黃鴻達
早於1974年即有研究報告指出,廣泛使用於噴霧推進器、冷媒、發泡等用途的氟氯碳化物(CFC)排放於大氣中會緩慢的移轉到平流層中,經紫外線照耀反應分解成氯原子破壞臭氧
(2)1985年科學家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更證實了此一理論
(3)CFC的使用與排放會造成地球大災難也惹起世人的警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