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震灾害现场搜救案例分享.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5月19日上午9点20分,在北川老县城菜市场,发现并营救废墟中生存164个小时的李明翠。 三、现场行动程序、特点和原则 特点1、救援难度大、作业风险高 由于作业现场空间狭小,救援人员工作活动受限,有些救援装备施展不开,空间内部环境复杂,加之余震、周边环境、天气、光、视线等等无形之中中给救援工作带来困难。 * 特点2、现场秩序混乱、社会影响大 一是救援现场人员众多,被困者生命出现危险时,被困者亲属情绪激动。 二是现场媒体跟踪报道,稍有不慎,可能给救援队声誉带来负面的影响。 * 原则:1、安全和医疗贯穿科学救援全过程。 * 2、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制定和实施进入计划。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是专业或经验丰富的队员。 * 3、针对现场情况,合理选择作业工具和安全、高效的救援途径 * 现场搜救行动的程序和方法 (一)、搜救行动组织与管理 1.搜救行动一般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实施。 2.搜救小组组长、安全员(评估)医疗队员等应佩带明显标识 * (二)、搜救行动程序 1.安全性评估(现场勘查) 2.制定营救方案 3.工作区划分 4.创建营救通道 5.救出受困者 6.转运受困者 7.现场医疗急救 * (a)工作场地评估 1.封锁现场,设置警戒线; 2.评估工作场地及周边可能存在的危险; 受损建(构)筑物对施救的可能影响; 危险品及危险源; 崩塌、滑坡、泥石流、洪水、台风等潜在危险因素。 3.评估受损建(构)筑物结构; a) 用途; b) 估计人数; c) 结构类型、层数; d) 承重体系、基础类型; e) 空间与通道分布; f) 倒塌类型及主要破坏部位; g) 二次倒塌风险; h) 施救可能对结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 4.标记危险区域和危险目标 5.完成工作场地评估表 6.向救援队通报工作场地评估结果 (b)制定营救计划 a)营救人员作业编组和任务分工; b)营救装备数量和性能要求; c)后勤、通讯保障和资源需求; d)紧急进入路线和紧急撤离区域 e)信、记号规定(参照IEC国际信号标准) (c)划分工作区域 1、危险区 2、安全监视区 3、医疗处置区 4、营救装备存放区 5、进入、撤出路线 6、轮换休整区 7、安全撤离区 (d)创建营救通道 1)垂直创建营救通道; 2)水平创建营救通道; 3)利用救援机械、装备和绳索救援系统创建营救通道。 1.移除障碍物 a)根据密度表评估障碍物的重量选择移除装备 b)大型机械移除障碍物时应由获得职业资格的人员操作机械; 2.支撑、加固受损、不稳定建(构)筑物 a)应避开结构松动、移位和悬挂的部位; b)采用木材支撑时宜按附录 计算支撑部件数据。 * 3.顶撑(加固)障碍物 a)根据密度表评估障碍物的重量,选择顶撑装备; b)顶撑作业应避免障碍物周边的构件发生位移; c)应避开结构松动、移位和悬挂的部位; d)顶撑作业应边顶撑边加固。 * 4.破拆障碍物 a)受限空间、密闭空间破拆障碍物应先检测,后破拆,采取通风、降尘措施,避免使用机动装备; b)在受困人员正面作业时应防止废墟掉落;参照IEC“清洁”的破拆方法。 5.建立绳索救援系统 * (五)移出受困人员 医疗队员应全程参与并协助移出受困人员; 对颈椎、腰椎损伤的受困人员应先保护后移出; 伤情严重的受困人员,应由医疗队员检查伤情,决定处置措施和移出方法;受困人员移出前应做好急救、转移、后送准备。 (六)转移受困人员 医疗队员应全程参与并协助转移受困人员; 转移受困人员应保持平稳,对伤情严重的受困人员应进行现场急救; 利用机械、车辆转移受困人员时,应由获得职业资格的人员操作; 利用绳索系统转移受困人员时应由经过绳索救援训练的人员操作。 * * * * *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CHINA NATIONAL TRAINING BASE FOR URBAN SEARCH AND RESCUE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CHINA NATIONAL TRAINING BASE FOR URBAN SEARCH AND RESCUE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CHINA NATIONAL TRAINING BASE FOR URBAN SEARCH AND RESCUE CHINA NATIONAL TRAINING BASE FOR URBAN SEARCH AND RESCUE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CHINA NATIONAL TRAINING BASE FOR URBAN SEARCH AND RESCUE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CHINA NATIONAL TRAINING BASE FOR URBAN S

文档评论(0)

凌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