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第31辑:花名签酒令八首
花名签酒令八首(第六十三回)
[说明] 夜宴中行酒令时所玩的象牙花名签子所镌的诗句,极大部分均可在旧时十分流行的《千家诗》选本中找到。因为人们比较熟悉,所以只要提起一句,就容易联想到全诗,这就便于作者采用隐前歇后的手法,把对掣签人物命运的暗示巧寓于明提的那一句诗的前后诗句之中,而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这种“诗谶式”的表现方法,其缺点是给人一种神秘主义的感觉,这多少反映了作者有些许宿命论的思想。但从小说的情节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性来说,倒可以看出曹雪芹每写一人一事都是胸中有全局、目光贯始终的。这应该说是有价值的艺术经验。
牡丹——艳冠群芳(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
[注释]
任是无情也动人──语出唐·罗隐《牡丹花》诗:“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一作“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又宋·秦观《南乡子》词也有此句:“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薛宝钗抽到了一支牡丹花签,题签为“艳冠群芳”,小注为“群芳之冠”,再加上这句题诗,隐寓薛宝钗虽被当时世人视为“动人”的标准“淑女”,但在曹雪芹看来却是个“无情”的冷血动物。
[鉴赏] 花签上的诗句虽切合宝钗灵魂冷漠而又能处处得人好感的性格特点,但作者引此句的主要用意还在于隐原诗的末联(“芙蓉”句也与黛玉敌不过宝钗的情势巧合)。这里韩弘是借来比宝玉的,因为“功成”一词也常用以表达对宗教意识的“彻悟”,所以皈依佛门、修炼得道等都可以说“功德圆满”。宝玉的“悬崖撒手”正是一种斩断缠绵情意、不肯“效儿女子”之态的决绝行为,而宝钗也就像被韩令所弃的牡丹一样,只能“辜负秾华”,寂寞地了却“此身”。签上诗句明明是褒其艳丽动人的,谁知恰恰是在说她徒劳无功。可见,读《红楼梦》有时不能只看正面文章。
杏花——瑶池仙品(探春) 日边红杏倚云栽。
【注】
日边红杏倚云栽──语出唐·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诗。参见第四十回“日边红杏倚云栽”注。 贾探春抽了一支杏花签,题签为“瑶池仙品”,小注为“必得贵婿”,再加上这句题诗,隐寓探春品格才情超群出众(瑶池仙品),虽将远嫁(倚云栽),但夫妻恩爱,所以并不怨天尤人。
[鉴赏]
花签上说“必得贵婿”,这是合所引的诗句,或许将来真有其事。但“薄命司”的“册子”和其它有关诗词中则一再暗示她远嫁不归的悲切。签中歇后的两句正是说这方面的。一句以花在“江上”,点她离家时亲人“涕送江边望”,一句则与她所作的风筝谜诗中“莫向东风怨别离”的隐义完全一样。
老梅——霜晓寒姿(李纨) 竹篱茅舍自甘心。
【注】
竹篱茅舍自甘心──语出宋·王琪《梅》诗(见《千家诗·七言上》):“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林和靖:即林逋,字君复,北宋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终生不仕,隐居杭州孤山,卒后宋仁宗赐号和靖先生。他酷爱梅花和白鹤,故有“梅妻鹤子”之称。) 李纨抽到了一支梅花签,题签为“霜晓寒枝”,再加上这句题诗,隐寓其性格淡泊而高贵,不慕荣华富贵。
[鉴赏]
纨是中国古代能守节寡欲的妇女的典型,这在前面有关诗中已经说过。《梅》诗中前两句用来比她的操守,含意自明。只是她所住的稻香村虽然也是“竹篱茅舍”,却不是真正的农家,一般的地主庄院恐怕还及不上它舒适讲究。全诗与《钟山怀古》立意相同。三、四句说她后来得以荣耀,并非本意想占风情,而是受人“牵连”之故,恰如梅花本自处幽独,被林逋诗中一赞,结果“枉与他人作笑谈”,倒弄得十分热闹。作者对李纨的一生及其为人虽有同情叹惋,却并不赞扬标榜,倒是让人们看到她的命运是一点儿也不值得钦羡的。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海棠——香梦沉酣(湘云) 只恐夜深花睡去。
【注】
只恐夜深花睡去──语出宋·苏轼《海棠》诗:“东风渺渺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蚀照红妆。”(红妆:喻指海棠。)又宋·葛胜仲《蝶恋花》词:“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凤烛千枝花四顾。消愁更待寻何处? 汉苑红光非浪语。栖静亭前,都是珊瑚树。便请催尊鸣釂鼓。明朝风恶飘红雨。” 史湘云抽了一支海棠花签,题签为“香梦沉酣”,再加上这句题诗,既隐寓其豪爽豁达的性格,也是以其日间“醉眠芍药裀”开玩笑。
[鉴赏]
此诗句正好合着“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事,所以黛玉打趣说:“‘夜深’二字,改‘石凉’两个字倒好。”这是作者的幽默,但花签引诗深意不止于此。苏轼原诗是惜春光短促、好景难留的,所以他连夜里都要点蜡烛赏花。湘云后来的遭遇正是如此:虽有洞房花烛照红妆新人之喜,可惜转眼就“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docx
- 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docx
- 第八单元 金属与金属材料检测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docx
- 第八、九单元高效复习单.pptx
- 第36辑:芙蓉女儿诔-《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
- 第35辑:姽婳词三首-《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
- 第34辑: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
- 第33辑:柳絮词-《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
- 第32辑:五美吟-《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
- 第30辑:酒令三首-《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