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莺啼序解读梦窗词的风格流变(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法律或法学”中“劳动法”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6159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从莺啼序解读梦窗词的风格流变 1
一、空灵超逸的艺术意境 3
二、时空交错的章法结构 4
三、密丽深曲的语言风格 5
文2:人文生态环境与粤方言的流变解读 6
一、粤方言文化特征 7
二、人文生态环境与粤方言流变的驱动力 7
1.文化强势 7
2.经济强势 8
三、粤方言的发展路径 9
结论 9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从莺啼序解读梦窗词的风格流变(论文资料)
文1:从莺啼序解读梦窗词的风格流变
吴文英(约1207—1269后),字君特,号梦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一生未第,交游权贵,是一个清客词人,也是姜夔、史达祖之后格律派的又一重要词家,著有《梦窗词》甲乙丙丁四稿。自古至今,对于梦窗词的评价褒贬不一、相去甚远,在词史上分外罕见。贬之者如宋人沈义父说:“(梦窗词)其失在用事下语太晦处,人不可晓。”[1]张炎则把这种具有倾向性的意见推向了极端,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2]近人胡适在其所编的《词选》一书中说:“梦窗四稿中的词,几乎无一首不是靠古典与套语堆砌起来的,张炎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这话真不错。”[3]更是将梦窗词的地位推至低谷。尊之者如其生前好友尹焕说:“求词于吾宋,前有清真(周邦彦),后有梦窗,此非焕之言,四海之公言也。”[4]清人周济说:“梦窗立意高,取径远,皆非余子所及。”“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5]并把吴文英与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并列为宋词四大家。清人戈载认为:(梦窗词)“以绵丽为尚,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貌观之雕缋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细心吟绎,觉味美于方回,引人入胜。既不病其晦涩,亦不见其堆垛。”[6]近人吴梅认为:“其实梦窗才情超逸,何尝沉晦?梦窗长处,正在超逸之中见沉郁之思,乌得转以沉郁为晦耶?至叔夏(张炎)‘七宝楼台’之喻,亦所未解。”[7]等等。
客观地讲,吴文英一生的心力都倾注在词的创作上。他力求自成一家,但辛弃疾和姜夔这两座艺术高峰横亘眼前,而他胸襟气魄远逊稼轩,才情天赋不及白石,要在情思内容上有所超越突破,已不可能,于是专在艺术技巧上争奇斗胜。[8]今天我们看梦窗词,文字雕绘过甚的现象确实存在,有些词也确有晦涩之失。但他的一些优秀作品,语言冶炼,运意曲折,质实密丽而又神理浑融,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下面我们通过对《莺啼序》的分析,解读梦窗词的个性特点及艺术风格。
一、空灵超逸的艺术意境
梦幻境界的创造是梦窗词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艺术思维方式上,梦窗词往往改变正常的思维习惯,按照情感活动的轨迹将一些并无直接关联却有着共同情感指向的意象片断,通过奇特的想象和联想连缀起来,创造出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莺啼序》这首词的内容,是回忆一段曾经的恋情。据夏承焘先生《吴梦窗系年》推断:“梦窗在杭州亦纳一妾,后则亡殁。”此词即应为悼念亡妾之作。全词四叠,分别为伤春、欢会、伤别、凭吊。首叠以晚春景色起兴,作者不以传统的直抒胸臆或叙事顺序表现,而只由“伤春起,却藏过伤别”(陈洵《海绡说词》),将自己的感受与春天的景物融为迷离的一片:春事迟暮,似由来燕说出;清明过却,恰如画船载去。作者的羁情旅思,也像漫天柳絮,纷纷扬扬,随风飘飞——这种以景带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创造出一种朦脓飘忽的意境,使作者怀旧伤别的情思,亦如风中飞絮,十分自然地引出。过片后的“十载西湖”一句,轻松切入十年前的一段缱绻艳遇,并用“傍柳系马、娇尘软雾、招入仙溪、偷寄幽素、春宽梦窄、歌纨金缕”等工曲而华美的语言,逼真地再现出当年自己与恋人的欢会情景。类似于这种超越时空、将心中的幻觉实有化的表现,在梦窗词中随处可见。第三叠,以“幽兰渐老,杜若还生”起笔,突接开篇“暮春”主画面;接下来再次跳转,回到幽会时“水乡尚寄旅”的缠绵情怀之中。站在湖堤上,词人的眼前又浮现恋人那流光顾盼的眼波、弯曲浅淡的蛾眉,神思又萦回到渔灯照影、夜宿春江、青楼题诗种种难忘的往事。随着自我主观意识的驱动,不同时空的情事、场景在这里浓缩统摄于同一画面内,错综叠映,反复穿插,凸显出一种往事与现实交织的悲哀感。最后一叠,当作者从“温馨曼丽的二人世界”回到眼前之时,他所面对的却是“危亭望极,草色天涯,鬓侵半苎”的残酷现实:人亡物在,致书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