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 课《沁园春 · 雪》
一、作者简介
毛泽东 (1893 年 12 月 26 日-1976 年 9 月 9 日) ,字润之 (原作咏芝,后改润芝) ,笔 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 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被人 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 评为 20 世纪最具影响 100 人之一。 (微信:qqkt111)
二、写作背景
1936 年 2 月,毛主席率领红一方面军从陕北出发,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西部。在陕 北清涧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他面对茫茫雪野、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 词。
三、字词
1、注音
莽莽(m ǎng) 妖娆(r áo) 折腰(zh é) 成吉思汗(h án) 稍逊风骚(x ùn)
分外(f èn) 数风流人物(sh ǔ) 今朝(zh āo) 分别(f ēn) 数目(sh ù)
朝代(ch áo)
2、释义
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②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词中用第②义。
妖娆:娇艳美好。 (微信:qqkt111)
折腰:①弯腰行礼。②表示敬慕、倾倒的意思。词中用第②义。
风骚:①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学,有时也用来指 代文学才华,如:“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② 指妇女举止轻佻。词中用第①义。
四、结构层次
《沁园春 · 雪》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先写眼前雪中银装世界,再写想象中红装素裹之江山,虚实结
合描绘多姿多彩之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第二部分: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五、课文分析
1、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阕主要描绘了北国雪景。
点拨:学生可能会用找上阕中心句的方法直接答“北国风光”,教师可从准确性的角度引导学 生明确“风光”可指各种景象,太宽泛,不准确。
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字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明确:“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 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微信:qqkt111)
3、说说“惟余”“顿失”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明确:两词分别照应前文的“雪飘”“冰封” 。“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 则写出了变化之快、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滔滔滚滚的雄壮气势。
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 ,为什么这
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和“驰” ,是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运用比喻和 拟人,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 勃勃、灵动活跃。 (微信:qqkt111)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
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 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 因而在他心中,大自然也生机勃勃。
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 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5、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 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三句的意境。
明确:虚景。“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晴朗、娇艳、多 姿多彩。描述: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的 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 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美 丽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6、默读上阕,发挥想象,用 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词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描绘:北方的中国,一望无垠,洁白的冰雪,像是厚厚的地毯,覆盖着千里大地,雪花 纷纷扬扬,下得很大,飘向万里江山。雄伟的长城,里里外外,也因这一场大雪,而只能看见 银白色的一片。奔腾的黄河,也像是一下子停止了咆哮。远方的山脉,放眼望去,起起伏伏, 像是一条欢快的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好像是在和天比高一样。 感受:词人仿佛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 境,体现了词人雪中赏景的豪迈情怀。 (微信:qqkt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知识点.docx
-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知识点.docx
-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6 When was it invented?知识点.docx
-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知识点.docx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背诵提纲(1).docx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背诵提纲.docx
-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问答式背诵提纲.docx
-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艾青诗选》名著阅读.docx
-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水浒传》名著阅读.docx
-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课内外古诗文默写.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