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2讲义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明朝十六帝为何只有十三帝?;长陵中的艺术品;献陵;景陵是宣宗皇帝朱瞻基(1399-1435)与继后孙氏的合葬陵,建于公元1435年。 朱瞻基在位十年,三十八岁病逝。 ;裕陵是英宗朱祁镇(1427-1464)的陵墓。英宗九岁即位,1449年亲征瓦剌被俘,史称“土木之变”,一年后返回北京,七年后利用“夺门”复辟,重登帝位。 ; 茂陵是宪宗朱见深与三个皇后的合葬墓。朱见深(1447-1487)是英宗长子,在位二十二年。 ; 定陵是万历皇帝朱诩钧和他的两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1590年,占地18万平方米,耗银800多万两。明楼檐下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四角及台阶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明楼内石碑上刻有“大明”和“神宗显皇帝之陵”字样。地宫是陵墓的主体,位于明楼的正后部。 ;德陵是熹宗朱由校与皇后张氏的合葬墓。朱由校(1605-1627)是光宗第一子,十五岁即帝位,在位七年。 ;思陵就是明末崇祯帝朱由检(1610-1644)的陵墓。崇祯帝十七岁即位,1644年李自成进京,他吊死在煤山,后由义军葬于此。 ;康陵是武宗朱厚与皇后夏氏的陵墓。武宗(1491--1521)十四岁即位,在位十六年。 ;永陵是世宗朱厚(1507-1566)的陵墓,始建于1536年。武宗无子,世宗以堂弟身份继位,在位四十五年。 ; 泰陵位于长陵西北3.5公里的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与皇后张氏的和葬墓. ;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陵寝研究之陵寝建筑特点 ;古树之最 ; 最粗的油松   在十三陵康陵陵门内北侧生长着一株苍劲古朴的油松,胸径102厘米,是十三陵地区最粗的油松。 ;永陵的白皮松   十三陵只有永陵和昭陵内有白皮松生长,永陵的白??松最有代表性,其中一级白皮松10株、平均胸径74.5厘米,二级白皮松7株,平均胸径51厘米,最为奇特的是在大殿遗址上自然滋生的一株白皮松,此树虽然生长在石缝中,但是长得十分茂盛,树干笔直,色白如银,树冠饱满,生机勃勃,堪称永陵一景。 ; ;  长陵的“龟龙玉树”   最为奇特的是号称北京之最的“杜梨王”,杜梨本是山中灌木,一旦落户皇家陵园不仅高大繁茂形似乔木,而且生得根似龟身、干似碑体,活生生一个乌龟驮石碑,更为奇特的是每年四月谷雨时节满树白花绿叶甚是素雅壮观,待到花落时节,片片白色花瓣随风飘落,落花纷纷,哀思无限,叹为观止!   ;文物鉴赏;;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