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莞惠城际轨道交通GZH-4标项目 暗挖隧道地表深孔注浆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PAGE 22
目录 TOC \o 1-3 \h \z \u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原则及说明 1
三.工程概况 1
3.1工程概述 1
3.2地质情况 2
四.注浆施工方案 3
4.1设计参数 3
4.2注浆方式及注浆分段长度 4
4.3施工步骤 5
施工区段划分 6
4 .3.2拆迁施工 6
施工安排 8
4.4机具设备、劳动组织 8
4.5、施工工艺方法 9
地面深孔注浆 9
袖阀管注浆设计参数 9
袖阀管注浆工艺及流程 10
袖阀管注浆主要施工步骤 11
黄沙河河底加固施工 14
4袖阀管注浆设计参数 14
钢管桩施工 14
4.6平台搭设 15
五、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 19
5.1质量标准 19
5.2技术要求 19
六、质量保证措施 20
七、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1
7.1安全保证措施 21
7.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1
7.3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2
暗挖隧道地表深孔注浆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设计提供的工程施工图纸。
2、现场调查及对周围环境调查所获得的资料。
3、国家、行业及当地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地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4、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11.17线路开放资料(2010.11.17)。
5、我单位现有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资源及诸多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6、东莞地区的气候特征及相关资料。
7、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等。
二.编制原则及说明
1、全面响应合同文件要求,满足业主对合同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2、综和考虑本工程的特点,充分发挥本企业的优势,科学、合理、经济地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3、投入的机械设备、劳动力等资源考虑适度的富余。
4、按“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的原则,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合理地统筹计划安排各工序的施工,实行动态综合管理。
5、确保施工过程不扰民。
三.工程概况
3.1工程概述
本标段范围为东城南至寮步区间GDK19+780~GDK25+080段矿山法区间隧道主体结构,位于东莞市东城南区及寮步镇,全段为矿山法区间隧道。本段区间隧道自GDK19+780沿东北方向依次下穿光明二路、八一路,至GDK20+700附近,线路逐渐转向东,穿越一残丘后于GDK21+500附近开始向东下穿东莞高尔夫球场、环城东路,并于GDK22+500附近进入山体、下穿莞深高速、上屯村居民房、厂房及黄沙河,止于黄沙河东侧GDK25+080处,隧道结构形式为单线单洞断面。本段地面深孔注浆范围GDK24+790~GDK25+080段位于冲积平原和剥蚀丘陵区。GDK24+815~GDK24+905段下穿黄沙河。为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左线在GDZK24+781.495~GDZK25+076.1和右线GDK24+790~GDK25+080段均采用地表注浆进行加固。右线GDK24+815~GDK24+905、左线GDZK24+815.816~GDZK24+905.707区间隧道下穿黄沙河段及右线GDK24+905~GDK25+080、左线GDZK24+905.707~GDZK25+076.453区间隧道下穿砂层段地面注浆加固平面图。加固范围黄沙河段需搭设平台其地貌详见下图
图3-1 地表注浆加固地段平面图
图3-1 地表注浆加固地段黄沙河现状图
3.2地质情况
GDK24+790~GDK25+380段位于冲积平原和剥蚀丘陵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积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砂层,下伏泥质粉砂岩及花岗斑岩。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花岗斑岩形成于燕山侵入回旋晚期(第三期及第四期),以岩基、岩株形式沿层理、裂隙入侵白垩系泥质粉砂岩中。岩株的边部存在岩枝,使地层呈现软硬相间状态。在侵入接触带存在云英化、角砾化等蚀变现象,致使接触面岩性不稳定、接触带岩体力学性质差。根据勘察揭露地层显示,工点范围内存在多个花岗斑岩岩枝,其与围岩泥质粉砂岩接触面多变、产状复杂。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泥质粉砂岩产状为520∠320,其强风化层中节理裂隙发育。
GDK24+790~GDK25+080段的侵入岩以岩枝形态存在,侵入接触面产状复杂,接触面附近岩性因蚀变作用发生变化,使接触带局部地层力学性质变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村生活污水改造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VIP
-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精讲.doc VIP
- (完整word版)新概念英语第3册课文word版.pdf VIP
- 菲律宾结构设计规范NSCP chapter 4c.pdf VIP
- D-Z-T 0405-2022 无人机航空磁测数据采集技术要求(正式版).docx VIP
- 高层住宅水电暖安装工程的组织与实施计划.docx VIP
- 破壁料理机食谱大全奥克斯篇.pdf VIP
- 金航联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药治疗策略》习题答案.docx VIP
- 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CRRT在急诊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答案.docx VIP
- 菲律宾结构设计规范NSCP chapter 4b.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