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环境同位素方法结合水文观测的水循环研究.pdf

基于环境同位素方法结合水文观测的水循环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李发东:基于环境同位素方法结合水文观测的水循环研究――以太行山区流域为例 i 中文摘要 地下水是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赖以生存的主要水源,过去几十年的过度开采 和滥用,华北平原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形成许多降落漏斗,从而增加了地下水补 给路径,降雨直接入渗补给地下水减少 此外, 河道干涸,湖泊萎缩,也同时导 致地下水补给减少 因此,山区侧向补给的贡献相对增加,成为主要的补给来源 之一,山区水循环及其对山前地下水补给成为水文研究的热点。然而,山区侧向 补给研究薄弱,机制尚不清楚,如何量化还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持 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山区水循环规律和地下水补给机制,回答山区对平原的 侧向补给量,为山区水循环和水资源的评价提供依据 实验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太行山山地生态实验站(114º15´50E ,37º52´44N) 2 2 所处的牛家庄流域 (9.13 km )及该流域内的石门流域 (0. 6 km )进行 流域属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为华北平原西侧、太行山脉中部山地,是太行山片麻岩地区 的典型代 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对坡面和流域尺度的降水-地 径流-土壤水和 地下水进行系统观测,并进行氘和氧-18 环境同位素采样,包括点到面的单次降 水,石门流域地 径流,荒草、荆条和刺槐共3 种植被的10、20 、30、50、70、 90 和 110cm 的土壤水,牛家庄流域上中下游地下水 将水文过程观测结果与环 境同位素分析结果相结合最终揭示太行山区水循环机制和山区对平原的侧向补 给量 获得主要结果如下: 1.1 首次给出了太行山区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和不同植被土壤水环境同位素 关系曲线 曲线的方程分别为: 降 水:D = 7.346 18O - 0.244 r2 = 0.9101, n=77 径 流:D = 8.515 18O + 11.888 r2 = 0.7561, n=41 地下水:D = 3.753 18O - 31.348 r2 = 0.7877, n= 117 荆 条:dD= 6.844d18O - 3.498 r2 = 0. 7560, n=74 刺 槐: dD= 7.642d18O - 2.180 r2 = 0. 7849, n=87 荒 草: dD= 6.964d18O - 7.243 r2 = 0. 8676, n=38 中文摘要 ii 土壤水在入渗前,荆条坡面土壤水的蒸发分馏的程度较刺槐和荒草坡面 弱 荆条、刺槐和荒草坡面土壤水的D 和18O 值在剖面方向上的变化趋势 一致,均为上层低,向下逐渐富集升高 50cm 以上各层环境同位素差异不 大,70cm 以下深层差异明显,荒草坡面环境同位素富集最严重,刺槐次之, 荆条最轻 这 明荒草坡面土壤水入渗时,伴随的蒸发作用非常明显,导致 环境同位素富集;刺槐坡面盖度较好,蒸发相对较小,但蒸腾较荆条强烈, 故D 和18O 值比荆条的高 此外,土壤水18O 连续变化过程可以清晰的描 绘土壤水蒸发和入渗补给深层的情况 太行山典型流域降水环境同位素季节变化不明显,变化的总趋势是 季环境 同位素相对贫化,秋季相对富集 高程效应不明显 但存在单次降水高程效应, 如2004 年7 月10 日,海拔每升高100m,环境同位素18O 下降1.83‰ 18O 与 18 降水量呈负相关变化趋势,即降水量越大,降水中的 O 贫化越严重,而降水量 小则呈富集趋势。不同降雨日18O 的空间变化分布不同,通过流域面上的采样, 根据各采样点降水的环境同位素梯度变化,可以确定降雨过程中的水汽运动方 向 这对通过环境同位素确定径流和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径流的环境同位素 明,通过对径流和降水的环境同位素测定,可以确定暴 雨产流的类型,确定径流中的来源是原来蓄存在流域内的旧水,还是降雨直接补 给的新水 这一点是传统的降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