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各科考试大纲.pdf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体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 法,并能够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运用;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理论和 方法;了解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义务 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教学。 2.体育教学的设计能力。能够合理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过程 进行合理选择与设计,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 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力。掌握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的组织程序及基 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具备准确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的能 力,具备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有效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 处理体育课堂中安全和突发事故的能力。 4.体育教学的评价能力。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合 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 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 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掌 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 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 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 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性损伤、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了解食物 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 境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了解 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运动兴趣、动机、 表现有关知识,掌握提高体育教学的心理知识和干预手段;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 与特点、资源开发与利用,掌握体育课程的学习指导与评价;熟悉学校课余体育 活动、训练与竞赛的特点、组织与实施等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目标、特点、原 则、过程与方法,掌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等内 容,了解我国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熟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基本特点,熟悉竞技能力及其构成 因素,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训练方法与手段,掌握力量、速度、耐力、柔 韧和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4.了解运动项目(田径类、体操类、球类、健美操和武术等)的起源与发 展,了解不同项目竞赛活动的组织与裁判法,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基本方法,掌 握不同运动技术(教材)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田径类主要掌握跑、跳、投等 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和练习方法;体操类主要掌握队列队形、徒手体 操、轻器械体操、技巧、单杠、双杠、跳跃等项目的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和练习 方法,并能正确运用保护与帮助方法;球类主要掌握篮球、排球和足球等项目的 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及练习方法;健美操主要掌握基本动作要领与分类体系、 组合与成套动作创编方法和练习方法;武术主要掌握徒手(如青年拳)、太极拳 及持器械(如初级剑)动作的基本技术、技法和练习方法。 (二)教学设计 1.能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运动技能水平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初中“体 育与健康”教材进行梳理和分析,选择教学内容。 2.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教学策略。 3.掌握教案设计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能恰当地表述教学目标,选择适当 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4.能够合理选择多种体育与健康教学资源。 5.能够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按照教案设计的要求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2. 能够创设合理的体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体育 的感悟和体验。 3.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4. 能够合理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体育活动进行科学指导,掌控教 学过程。 5

文档评论(0)

gebilaoq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