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 文 化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问 题
熊 伟我们知道,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许多方面,理论界对于以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涉入都较深, 在这里本人想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可持续发展一词是本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在国际上形成的有关人类发展的新概念。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公布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把发展理解为人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的环境的全面优化。至少包含两种含义:一是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对后代人生存发展负有责任) ,二是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不以损害别国和他人利益为代价)。
那么这种新的发展观是否适合于文化的发展呢?这是我们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只要人类存在,就有文化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不存在能否持续的问题。然而,文化从其本质上说 ,“就是向文而化的一种意向,是人优化自己生命存在的实践”。因此,文化的传承中必然包含着变革,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延续都表现为保守与变革在整合中的统一。中国文化一兴一衰的曲折发展中既有文化的复兴与重建,也有文化的危机甚至灾难,这就析出了一个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文化的基本内涵着眼于人求真、向善、爱美的素质和人格个性的培养、塑造、提高和发展,这是不同文化的共同目的。为达到这一目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可能会寻找不同的文化路径,体现出各自的文化方式。其中,人文精神的持续是文化持续发展的核心,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则是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尺 度。文化形态包罗万象,大致可分为器物层面、制度伦理层面和精神层面。但是只有作为精神层面的文化才真正体现出文化的终极指向,其中也包含了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意蕴。
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文化代际持续,二是文化的代内持续。
就第一种含义讲,人文精神的持续是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始终伴随知识、思想等观念形态的文化,以知识分子为载体而存在,并通过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文化获得表征。虽然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人文精神有不同内容, 但作为“一种态度、一种心境,更是一种生命的承诺”,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以贯之的,它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精神持续的血脉。
民族文化素质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尺度,这可以从人文精神的传承主体
—知识分子的地位、命运中充分表现出来,而且知识分子数量多少、质量高低是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表征。纵观历史,每一次对知识分子的洗劫都造成了政治灾难、文化断裂。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打倒孔家店”再到“文化大革命”都是明证。而今,在商品经济的喧哗中,某些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不免被种种世俗的功利尺度所同化,这从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使命感的淡化乃至丧失,成为文化断裂的征兆!因此,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教育的发展、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唯其如此,人文精神才能有绵延不断的基础。
就第二种含义讲,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为全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各民族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抵制文化霸权,与世界文化展开平等对话以寻求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融合,使全球化与本土化统一,是任何民族实现其文化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使命。
文化的民族特性,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在它的文化生活中形成和积淀下来的、反映其民族精神的一些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文化生活方式中最基础、最深厚的部分,它们一直在漫长的民族生存中,对民族成员的生命存在的优化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它们已浸润到每个成员的生命存在的潜意识中,因此失去它们,就如同使该民族人们失去赖以维系生命的血脉,失去归属感而发生认同危机。
文化的时代性则是文化的时代趋向的总括,反映的是各民族文化的普遍指 向,它会随全球化趋势的凸显而日益突出,各民族对世界文化的认同则会更甚。比尔·盖茨就曾断言:“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并有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或至少推动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观的共享。”
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共同构成考察一切文化类型的两种基本视角和立场,
如何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成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人认为,在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内在统一的立场条件下,展开异质文化之间的建设性对话,以平等、宽容、多元的心态建构不同的文化格局,乃是保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种对话中,我们既要保持本土文化的民族性特质,又要在与异质文化的沟通和对话中找到自我反省和自我扬弃的参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