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2.新石器时代我国文化遗址分布广泛,其中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并培植了农作物粟的是( ) A.红山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仰韶文化 D.大汶口文化 3.锛在刀耕火种时期是用以砍伐林木的主要农具,后来随着更多高效农具的出现,锛逐渐成为加工木器的工具。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农具随时代发展而减少 B.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C.手工业冲击了农业生产 D.刀耕火种时期农具繁多 4.杜佑《通典》载:“昔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这反映了黄帝时代( ) A.土地私有,家庭合作 B.授民以田,设立田制 C.确立井田,实行分封 D.井田充足,纷争消除 5.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五帝的嬗递和尧舜禹的禅让都是纯粹出于公心,即所谓“公天下”;禹传启,把原属于部族内部的传递,变为父子相传,古人谓之“家天下”。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 )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 D.继承人的品德优良 6.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7.夏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国家,《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 A.夏王是最高统治者B.中央设立机构与职官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夏王直接统治夏部族 8.商朝中央官职大体可分为文职官、武职官和史官三大类,地方则有侯、甸、 男、卫等行政长官。这说明商朝( ) A.国家管理体制正日渐完备 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 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D.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 9.某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了如下归纳,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旧石器时代的所有古人类都已经学会用火 B.新石器时代先人的食物主要依赖农耕生产 C.炎黄传说已经被证实 D.从史前墓葬品的差别中,可以透视到社会等级的存在 10.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充满着兴衰起伏、不断流徙与融合的情景。上演这些情景的主要舞台是(???) A.东北地区 B.河西走廊 C.岭南地区 D.黄河流域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以前的青铜器以礼器为大宗,而且主要是王室、王臣铸造的礼器。随着王权衰落、诸侯国兴起,大小诸侯国纷纷铸造礼器,诸侯、卿大夫以至家臣铸造的青铜礼器骤然增多。这期间姬姓、姜姓大国的青铜礼器有大批发现,一些“庶姓”小国如邓国(曼姓)、都国(允姓)、邾国(曹姓)的礼器也有不少发现。到战国时,青铜日用器物如釜、铜镜、带钩等迅速增加,还出现了较多青铜农具和青铜建筑饰件,青铜器的使用逐步突破贵族礼乐的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与此相关,分别以晋国、楚国、秦国为中心,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原、南方、西方青铜器系统。 材料二???在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入围项目中,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入选。出土了一套编钟,其铭文极具价值。芈加编钟铭文“帅禹之绪”“以长辞夏”,是继秦公簋、叔夷镈、幽公盟等传世青铜器之后,第一次经考古发掘出土的记载夏和禹的青铜器。 ——摘编自路国权《考古写历史·东周谱新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发展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述的青铜器及铭文的史料类型及史料价值。 1.A 云南地区的元谋人是距今约170万年前的远古人类,故选A项。 2.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山文化在内蒙古地区,河姆渡文化在长江流域,大汶口文化在黄河下游地区,排除A、B、D三项。仰韶文化在黄河中游地区,故选C项。 3.B 根据材料叙述可知,锛在刀耕火种时期是重要农具,而后来的作用是加工木质器物,不再作为主要农具了。这说明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有了更多高效,代替镑的新农具,同时出现的新的器物需要锛加工,也反映出农业社会工具或器物的进一步丰富。这些均可说明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故选B项,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农业手工业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刀耕火种时期农具并非繁多,而是限于生产力水平,工具稀少,排除D项。 4.B 本题考查从部落到国家。根据“以塞争端”“使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