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称魏、蜀、吴三分天下。下列关于三国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蜀国与魏国加强了联合 B.势力最强大的是北方的魏国 C.吴国一直被蜀汉政权控制 D.曹操建立魏政权不合正统 2.下列朝代曾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的是 (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晋 ⑤隋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3.公元3-6世纪被称为汉唐盛世之间动荡复杂而又充满机遇的过渡期。下列曾出现于东晋的历史现象是 (  ) A. 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B.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 南方经济超越北方 D. 高门士族执掌朝政 4.江苏省文物局要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征文活动。假如你参加这次征文活动,且论文涉及“南京——六朝古都”的相关内容,你需研究下列哪些朝代的历史 (  ) ①吴 ②蜀 ③东晋 ④西晋 ⑤南朝宋、齐、梁、陈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⑤ 5.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 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 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D.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展 6.《抱朴子·吴失篇》说:东吴大姓“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这说明当时东吴( ) A.农业商品化加强 B.士族制度十分腐朽 C.不注重保护环境 D.地主田庄自给自足 7.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西晋 东晋 南朝 宗室外戚 19%~38% 7% 19%~38% 世家大族 49%~64% 78% 49%~64% 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8.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C.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9.北魏孝文帝时期所颁行的《考课法》,规定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必须接受三年一度的考核,根据结果决定官员们的升迁罢免,力图“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壅(堵塞)于下位”。这说明《考课法》旨在( ) A.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 B.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C.限制世家子弟的入仕 D.激发官员重学热情 10.孝文帝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进行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孝文帝改革最重要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加强了皇权的集中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11.北魏孝文帝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这种隔绝的局面被打破了。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以洛阳为阵地,复兴了北方的中原文化,为南北文化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官制律例礼乐文化的建构当中,南方文化充当着输出者的角色,经由士人北来等传播途径,成为北方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服,褒衣博带,而其时南朝服饰却是“小作冠帽,短制衣裳”。……另一方面,南方的声韵之学又深深地影响了北朝士人。 ——摘编自杨柳《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后期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材料二 对于南朝北投者,拓拔氏尤能注重拔耀……这种情况与南朝统治者专重侨姓,排斥南人,而晚渡北人又被目为荒怆,备受排斥,北方各族更不予考虑者,迥不相同。 ——摘编自周一良《魏晋南北朝札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南北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和显著特征。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影响。 1.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三国当中魏国势力相对更强大一些,B正确;蜀国与吴国加强了联合,而不是魏国,A错误;蜀国没有控制吴国,两者是结盟关系,C错误;曹魏政权是曹丕建立的,D错误。 2.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争战局面,统一中国;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完成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了统一,①③⑤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D 东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高门士族垄断重要官职,执掌朝政,故D正确;东晋是南方的政权,北方还有与东晋并列的十六国,故A错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