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园【皂罗袍】》教学设计
《游园》学情分析
戏曲可以说是现在学生文学欣赏的盲点,但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窦娥冤》,所以对戏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从课文内容上看,学生与杜丽娘年纪相仿,读来看似会有亲切感,实际上由于所处时代太过遥远,他们之间的理想观、价值观、爱情观相去甚远。所以结合当时时代的背景,找到学生与杜丽娘情感共鸣的切入点,将会是教师讲本节课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学习本篇文章,学生要抓住景和情之间的关系,戏曲中景物的描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书是比较好理解的。在情感方面的探讨,学生理解可能会有不同。课前教师为学生设计导学案(导学案附在本文件夹之中),并建议学生阅读《牡丹亭》原文或欣赏《牡丹亭》昆曲。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社区的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自主解决困惑。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以及红楼梦提及《牡丹亭》章节。品味戏曲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关注戏曲中的人物个性,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阅读《红楼梦》、《哈姆莱特》,对比三部作品中的爱情观。
3、审美鉴赏与创造: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在诵读中体会戏曲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关注戏曲中的人物个性,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红楼梦》、《哈姆莱特》,对比三部作品中的爱情观。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红楼梦》第 23 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林黛玉听的曲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内容。这么美丽的戏文能让林黛玉如醉如痴,到底什么样的戏文呢?
二、预习检查
作者其人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与莎士比亚同时代,一在东方,一在西方,遥相呼应,都是剧坛泰斗。《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三、文本细读
1、一读析景色
(1)学生自读,画出你眼中的园中之景。(学生展示)
(2)找出直接描写园中景色的句子。姹紫嫣红开遍--美丽娇艳的鲜花开遍的迷人春色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雕梁画栋,飞阁流丹;云燕霞蔚,碧瓦亭台,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
2、二读赏情感
(1)梅兰芳先生谈昆曲时说道“嘴里唱的那句词儿是什么意思,就要用动作来告诉观众。”通过欣赏昆曲《牡丹亭》选段,探究人物情感。选段中哪些词语、句子可以体现情感?原来---惊诧都付与---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无奈、幽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感伤、哀怨、无奈结合写作背景回看文本,由杜丽娘此时情感变化体会其变化的深层原因。
①杜丽娘从“姹紫嫣红”看到了自己青春的生命,而“断井颓垣”象征着那阴冷的生活环境。明媚的春光被辜负,自己美丽的青春也只能在深闺中埋没!
②“奈何天”“谁家院”这六个字里凝聚着杜丽娘对命运的感伤,是痛苦的心声。杜丽娘面对良辰美景,而无赏心乐事,只有寂寞苦闷、无限哀怨。对比中蕴涵着对封建礼教和社会环境的强烈不满。
③从狭小的园内扩展到寥廓的境界,正是女主人公心所向往的广阔天地。这画面中,融进了追求,也融进了惆怅。
?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
(3)探究文章主旨此曲描写出生于官宦家庭,从小受封建家长的管束和封建礼教的压抑贵族小姐杜丽娘自己家的后花园,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
3、三读会深意
莎士比亚于公元1616年在英国小镇斯特拉福逝世。而同年,相隔万里的东方,汤显祖则是在江西临川去世,两位艺术巨擘的先后离世,相距不过百日。“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1930年,日本戏曲史家青木正儿在他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如是评价,这是汤显祖第一次被人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1)、再次阅读《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思考为什么汤显祖被称作“东方的莎士比亚”。
(2)、阅读《红楼梦》二十三回、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6《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3《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8.2《登高》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16.1《赤壁赋》微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突破:俭以养德类.docx
-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突破:理解尊重类.docx
-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突破:自信谦虚类.docx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