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PPT公开课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网,信息时代教师读书的新方式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二、拜师 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最好的老师就在我们身边,最好的老师就是我们的同伴。因此,在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各种各类的拜师制度,如师徒结对、青蓝工程、 新教师拜师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三、自我反思 1、在反思中实现自我提升。 2、在反思中成长。 第三节 教师的心理与行为 据《检察日报》报道: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然而,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中,却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妒忌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的问题。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教师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一、教师拥有多种社会身份 1、权威者的角色 知识的传授者 团体的领导者 模范公民 纪律的执行者 家长的“代理人” 2、心理思想工作者的角色 心理教育者 思想教育者。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责任心 教师的自我意识 教师的焦虑 教师的挫折忍受力 教师焦虑的表现 资料1:《新京报》2月8日报道,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7日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72%被调查初中生表示,老师使用的不文明语言对其造成了心理伤害。 是什么东西驱使着老师们,让他们 表现得如此狰狞可怕呢? 资料2:2006年8月23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审议,“你比猪还笨!”“你简直就是个废物!”老师这样批评学生,将受到惩处。因为在该草案中规定:学校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言行。学校的教职工若违反上述规定,将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 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教师与社会矛盾 就一般社会关系而言,教师与社会的矛盾表现为: 入世后我国文化市场进一步开放,西方国家不失时机地利用通俗文化产品、英语的语言优势和新闻信息霸权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推行其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因此,与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教育交流,给师德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经济全球化向社会生活领域扩展,对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造成我国公民主权观念的消解和侵蚀,崇尚商业价值、追求感官享乐、信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将淡化教师的理性关怀和集体观念,弱化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社会转型加快引发的矛盾冲突,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入世加速我国社会转型的步伐,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师如果不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认识、处理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就会产生思想混乱,甚至放弃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导致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欺骗学生、学术腐败等现象出现 就教师职业与社会关系而言,教师与社会的矛盾表现为: 榜样人与普通人的矛盾。教师担负着传递社会文化价值观与准则的任务,需要以榜样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又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与他人、社会要求不同意见的时候。工作压力、角色意识,使教师严格自律,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是必影响身心健康。 工作创新性与重复性的矛盾。教育工作需要创新精神,教师需要永葆激情。然而教师工作又有重复性的特点,学生一批批地教,内容反反复复地讲,难免产生单调、枯燥、厌烦、郁闷的体验,影响对教师工作的兴趣。当失去激情时,就感到“言不由衷和力不从心”。 工作责任感与自我发展的矛盾。像蜡烛一样,教师夜以继日地教育学生成才。然而教育效果不全是立竿见影,具有滞后性。教师在一定时期内难以体验到成就感,难免怀疑个人在教育工作上的地位和发展,产生烦闷和压抑的心情。 教师职业与社会适应的矛盾。竞争机制的引入,为教师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们大多将“赢得竞争性工作”放在优先选择之列。而日益强化的功利观念与相对拮据的现实生活存在强烈反差,使部分教师失落心理强烈。再者教师在待人接物方面正义感强,对不合理现象深恶痛绝,不愿迁就和屈从,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易为他人误解。由此产生的交往压力影响教师的情绪,波及工作、学习与身心健康等方面。 就教师人生发展过程而言,教师与社会的矛盾表现为: 关于青年教师 进取心理与挫折心理的碰撞。进取心强是青年教师心理状态的主流。如果对教师工作的困难和复杂程度认识不深,缺乏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加上业务能力较弱,一时难以适应教师角色,就会增强青年教师 进取心理与挫折心理的碰撞 强度。 为人师表要求与青年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