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园携手促成长
【内容摘要】
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所以,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互接纳、融洽、互帮互长,从而实现家园合作的理想。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园;家庭:家园合作
“老师,我们宝宝在家里每天都很早睡觉的,一觉可以睡到第二天早上。” “可是他上课的时候经常哈欠连天,经常趴在桌子上问什么时候午睡......”“我们家的小朋友很自信,胆子很大也很会说......”“她在幼儿园相对比较文静,不怎么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游戏......”这样的对话在日常和家长沟通中屡见不鲜,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呢?为什么总是容易产生矛盾呢?为什么总是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也许我们在沟通上是需要做出改进了,我们需要彼此之间敞开心扉的进行谈话,一起来面对幼儿身上所存在的优缺点。那么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孩子的成长不是家庭或者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工作,而是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合作完成。而幼儿园家庭合作的出发点就是在于家园互动、合作共育。那么如何让家园共育更有效的进行,让幼儿园和家长合作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是我们目前要去尝试解决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90后也跨入了为人父为人母的时代,所以对于幼师的挑战也越来越大。90后,中国的新一代,也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特有的共通性,让他们通过书本、互联网了解甚至比我们更多的关于幼儿的专业知识。故而我们要更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应对如今幼儿的父母的更多问题。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也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家园共育出现的问题
(1)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对等,导致很多时候幼儿园以教育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所以很少考虑家长的需求,让家长为幼儿园服务。特别是在一些孩子玩耍的材料的添置上,我们经常会因要开展活动的原由,让家长赶紧自行准备当天适用的材料,却没有考虑家长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准备这些材料,如果没有,又是如何的打算。而家长方面来说,一开始都是比较积极的准备,但是长此以往,由于家长不熟悉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也不知道活动最后如何开展,所以心里会慢慢产生抵触等想法。这样一来,使得老师和家长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被拉开了。
(2)当今社会,在学前教育时期,由于市场的相对不是特别完善,从而导致大多的机构过于重视幼儿的智力开发,也因为各种培训班教学资质参差不齐,所以导致家长接受到的信息也不同。所以相对的,对幼儿的为人处事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略了。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跟家长反馈的是则是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如何和朋友相处、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导致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家长显得不那么关注。慢慢的,老师和家长之间的间隙也就越来越大了。
(3)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有时教师仅仅就把一些网上摘要直接发给家长,网上的句子虽好,但是难以引起共鸣。又或者教师在家长开放日或者家长会的时候以单方面授课的形式对待家长,结果就是很难被家长所接受,加上时间的限制,很多时候家长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我觉得我们可以沿用家长会或者家长开放日的形式,但是里面的内容也许要做出改善,比如家长会不单单局限于我们单方面授课形式,可以让家长共同参与进来,让他们感受到寓教于乐。
(4)由于现在幼儿家长基本都是双职工,所以基本早晚接送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事了,加之很多时候孩子家长还需在外应酬出差等,很多时候孩子的教育扔给了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由于这种隔代教育不在少数,所以导致很多时候家长无法兼顾孩子的多方面发展。因为长辈的宠爱,甚至于溺爱,当他们满足不了幼儿的需求时,幼儿开始哭闹,往往他们会采取满足幼儿的需求为主,从而日积月累,导致孩子的不良的行为习惯日渐养成。
(5)再者,教师与家长间本就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哪边稍微偏重,那么这个天平就不再保持平衡。所以在家长沟通上面,我们要想实现共赢的状态,必须是要在了解孩子,更要摸清楚家长性格的前提下,分别沟通,而不是一味的自己输出,有时候自己的输入同样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另一方面也了解到了孩子的第二面,所以,跟家长如何沟通,怎么沟通 ,我接下来准备干什么,需要您配合什么......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面临以及需要冲上去解决的棘手的问题。
(6)我们的幼儿园教师也是同样如此,虽科班出生但是有多少专业知识的输出都意味着你的家长
二、家园共育寻求的解决办法
(1)学前儿童是发展中的人,作为他们的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多进行沟通,不要等到孩子出现了什么不好的问题时再来反应。当老师和家长沟通时,不要一味的指责孩子的不好,可以用“三明治”法和家长叙说孩子的事,先夸夸孩子得到家长的认同,再来说说孩子的不足之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