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分子测序技术对于未来基因组学研究的影响
范文竹2009年5月13日
背景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因组学研究开始,人们就热衷于对大量的真原核生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大规模基因组重测序、特定区域测序、宏基因组和泛基因组测序,以及个体基因组学,这些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则需要更快速度和更低成本的测序技术。
到目前为止,只有几个个体的基因组被完全测序完成,只有Craig Venter 和 James Watson的基因组序列已经发布。
为了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几种非Sanger的超高通量测序系统已于2007年面世。
第二代测序方法
1 文库制备
2 产生DNA簇
3 测序
4 数据分析
第二代测序方法
优点:
可扩展的超高通量
需要样品量少
简单、快速、自动化
新颖的测序化学技术
高产量的有效数据
单个或配对末端支持
DNA 分析支持
缺点:
仍旧依靠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有可能在扩增过程中产生错误
DNA合成的非同时性造成DNA链的相移
读取长度的限制,使其在对未知基因组进行从头测序的应用受
到限制,这部分工作仍然需要传统测序(读取长度达到850 碱基)
的协助。
第二代测序方法
应用:
DNA 水平
a. 基因组测序及注释
b. 定向基因区域重复测序 – 判定和发现新的基因多态性(如
SNP)
c. 大规模筛查基因突变和基因多态性
d. 利用SNP 进行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e. 基因组甲基化分析
RNA 水平
a. 全基因组广谱基因表达研究
b. 小RNA 扫描,定量,和鉴定蛋白水平
a. 核酸和蛋白相互作用及定位研究( 如ChIp-Seq 研究)
第三代测序方法
单分子测序方法早在1989年Keller等人就已
经提出,经过几种不同方法的实验室测试。
单分子测序技术(SMS)不依赖于聚合酶
链式反应,因此可以克服第二代测序的缺
陷。
如扫描探针显微法、外切酶测序法、合成
测序法(SBS)以及其他几种方法
第三代测序方法
1 核酸外切酶测序法
2 合成测序法
3 纳米孔测序法
4 透射电镜测序技术
核酸外切酶测序法
合成测序法
真实单分子测序法(tSMS)
能量共振转移测序法(FRET)
SMRT 测序法(SMRT)
合成测序法-tSMS
合成测序法-FRET
能量共振转移
合成测序法-SMRT
纳米孔测序技术
杂交辅助的纳米孔测序法 (HANS)
寡聚物辅助的纳米孔测序法
透射电镜测序技术
以单链线性DNA为模板,以三种重元素标记,一种不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其互补链,经透射电镜(TEM)检测,则可见重元素标记,其互补链则可由点的大小和强度被分辨出来
第二三代测序技术比较
技术瓶颈
可读序列短
高错误率
产生相接末段
大量数据的管理困难
未来与展望
SMS是一种新兴的有潜力的测序技术,其优缺点只有在被大量研究者使用时才会完全暴露。
SMS技术的发展将带来新一场基因组学研究革命,宏基因组、泛基因组、个体基因组学的研究都会在其基础上取得巨大的发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