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
一、水污染成因分析: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安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我们知道江河湖海有自然净化的功能,也就是说受到污染的江河湖海或其他水体,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的浓度随水体向下游流动而自然降低,重新使水体中的各项水质指标(如细菌、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等)及河流生物群恢复正常的自然过程。该过程常以生物自净过程为主。但是水体的自净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有在水体所受到的污染程度不超过其自身所具有的环境容量的时候,水体才能发挥其自净作用,一旦所受的污染程度超过其自身的环境容量,水体将丧失自净能力,即无法在短时间恢复以前的样子。
根据查阅相关书籍及网络上搜寻整理资料,我们对湘江流域水污染成因做出了总结,大致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一、工业三废排放仍然是影响湘江水质的主要因素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山多,矿藏亦多。省政府曾有官方数字称,在工业时代最需要的多种矿藏中,的锑、钨、铋、雄黄、海泡石、重晶石、独居石储量均列全国第一,而锰、钒、铼、芒硝、砷、高岭土,则居全国第二。建国初期,中央基于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决定把作为资源开发的重点省份,主要做矿山的冶炼、化工产业。“一五〞期间,毗邻省会的株洲便被定为中国八大工业重点建立城市之一,紧接着,株洲冶炼集团〔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集团〔株洲化工厂〕、株洲玻璃厂、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株洲选矿药剂厂……这些方案经济时代举足轻重的中央、省属骨干企业,竞相选址株洲,是因为它在湘江的和的上游,交通运输比较便利。
但依靠矿山的冶炼,开足了马力,经济日益增长,但与此同时湘江的安康也每况愈下:
1966年,污染严重的湘江首度发出了预警——它首次被检出重金属超标,大多数人对此浑然不觉。
1971年,湘江流域的首度出现因饮用水重金属严重超标而停供事件,亦开了中国首例。
而湘江的负重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进一步加剧。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浪潮的到来,污染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发加剧。这很大程度归咎于失的民间矿山采掘热。
在早期的产业布局中,采选冶炼工业根本集中在株洲、等地,还主要是矿产的原料供应地。即便由于坑道复杂、环境恶劣,但因有利可图,人们依然前仆后继。2002年至2007年间,全球的锌、铅、银以及铜等金属的价格出现了数倍涨幅,而的民间采选矿到达了巅峰。在临武县的三十六湾等矿区,几百座矿山和小选厂几乎一夜间出现。。。。。与失的民间采掘相伴的是一系列令当地兴奋的数字。省经贸委的一份统计显示,从2001年到2006年,的有色金属产量从82万吨增长到142万吨,销售收入更是从124亿元激增到640亿元。
位居上游的便利是可见的。而这些行业都具有“高耗水、高排污〞特点,冶金、化工等行业大多依水而建数以千万吨计的冶炼、化工产品沿湘江而下,带动两岸经济,催生民间暴富神话,随之而下的,还有这一切的附属品——混杂着大量重金属的浊流,而绝大多数矿场、工厂对产生的这些污水废物,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湘江,直接引起了湘江水资源的恶性污染。
可以这么说:湘江的污染史,实际上也是湘江两岸的产业开展史,对于中国的粗放型经济开展模式带来的成效和代价,湘江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注脚。污染背后,既有历史包袱沉重、粗放式经营、科学技术落后等客观原因,也有长期以来高污染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躲猫猫〞似的拉锯战。这个问题如果不早日得以解决,则湘江流域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而湘江流域的市民的生活也将大受影响。湘江流域工业。
湘江水域大型工业产业分布
农业污染危及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平衡
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未经合理处置的对水资源的污染物,农业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发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其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
农村居民生活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
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
省是个农业大省,化肥、农药的施用,对农业的丰收和病虫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明显的负效益;省1996 年的化肥施用量673 万t,较1990 年增长23.9%,每亩耕地平均用量138.5kg,用量在全国水平之上;因化肥施用不合理,其利用率仅为30%,大量氮素流入江河湖泊,促进水域的富营养化,同时因土壤硝态氮和亚硝太氮的积累,是造成土壤板结的原因。农药的施用较之化肥,带来的后果更为突出,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更为明显。农药不仅杀灭害虫,也杀死虫害的天敌,农药残留于各种农产品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