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为生态学;动物行为;第3页/共45页;第4页/共45页;第5页/共45页;第6页/共45页;;第8页/共45页;Take a rest!
Z
Z
Z
Z;行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学中的行为机制和动物行为的生态学意义和进化意义,即研究动物的行为功能、存活值、适合度和进化过程。
不管表面看来是多么复杂和多么不可思议的行为,都必定经历过一个进化和自然选择过程。(达尔文说的);Drickamer Vessey(1992) listed some of the reasons we study animal behavior:
1 Curiosity about the living world
2 Learn about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imal and the environments;
3 Establish general principles common to all behaviors;
4 Better understand our own behavior;
5 Desire to preserve and maintain the environment;
6 Conserve and protect endangered species;
7 Control economically costly animal pests.;You need to know:
1 How to use filed equipments such as: GPS, cameras and video
cameras, as well as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s;
2 How to use maps, how to determine directions in the wild;
3 How to survive in the filed;
4 How to record and analyze BIOLOGICAL DATA, collect and
preserve plant and animal specimens; DNA samples;
5 How to identify sex, age and traces of wild animals;
6 How to assess food habits;
7 How to observe animals and record its behaviors;
8 How to use the radio telemetry and GPS telemetry;
9 How to manage and to monitor wildlife population and its habitats.;目 录;第一章 觅食行为生态学;动物所面临的问题:
吃什么和如何识别所吃的食物
到什么地方去搜寻食物和在哪里搜寻多长时间才离开
觅食时采取什么移动方式
怎样对付进行抵抗的猎物
什么时候吃和什么时候停止吃
……;第16页/共45页;第17页/共45页;第18页/共45页;第19页/共45页;觅食行为(feeding 或foraging):不是单一的行为,包括搜索(searching)、追逐捕捉(pursuing,capturing)、处理(handling)和摄取(ingesting)阶段。
捕食者借助于更有效的捕食提高其生存和生殖的机会,自然选择就会对它有利。;一、食物的选择;Elner and Hughes (1979)研究:一种海滨蟹对食物贻贝的选择性,讨论了食物的大小和食物的可利性之间的关系。;二、最适食谱;对最适食谱模型的室内及田间检验
1检验之一:Werner and Hall (1974)对蓝腮鱼的研究;2检验之二:Krebs对大山雀的研究;3检验之三:
Goss-Custard(1979)对红脚鹬的野外观察:;三、食物质量对最优食物选择的影响;四、觅食行为经济学;最佳运食效率线;最经济的行为食缩短在取食地的搜寻时间,每次少带一些幼虫回巢;
动物到达一个陌生的环境觅食时,会借助于行为适应减少觅食投资和提高觅食效率。
a)Smith and Sweatman(1974)对大山雀取样行为的实验研究,认为捕食者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借助于取样获得信息。设计6个不同蠕虫密度的生态小区,大山雀很快就学会了把它们的努力主要集中在食物密度最大的生态小区,但其他有利性较差的小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