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doc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 目 次 第一章 总 则 1 编制目的 1 适用范围 1 编制依据 1 术语和定义 2 指导原则 3 组织编制单位 4 第二章 工作内容及流程 5 工作内容 5 工作流程 6 第三章 技术经济评估 8 PRB 的类型 8 获取地块资料 9 技术可行性分析 10 经济可行性分析 11 第四章 地块概念模型更新 14 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14 地下水中污染物分布特征 15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16 第五章 反应介质选择 17 反应介质类型 17 反应介质的筛选 17 反应动力学和停留时间测定 18 反应介质的水力性质测定 21 反应介质寿命评估 22 第六章 工程设计 24 工程设计参数 24 工程设计关键步骤 25 第七章 工程施工和运行状况监测 29 施工总体要求 29 施工方法 29 运行状况监测 30 1 运行维护与应急 33 第八章 效果评估和后期环境监管 35 效果评估 35 后期环境监管 36 第九章 工程关闭 37 关闭条件 37 关闭方案 37 附录 A PRB 技术可行性分析方法 38 附录 B PRB 技术常用的施工方法 39 2 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 第一章 总 则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指导和规范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在地下水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中的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标准,编制 《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筛选、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可作为技术方案制定、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状况监测、效果评估、后期环境监管和工程关闭的参考依据。 本指南内容包括开展可渗透反应格栅工作的主要技术方法、技术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等。 编制依据 HJ 25.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 25.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 1 — HJ 25.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 25.4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25.5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HJ 25.6 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 HJ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6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2050 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DZ/T 0282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 000) 《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环办土壤函〔2019〕 770 号)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可渗透反应格栅(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 在受污染地下水流经的途径上建造由反应介质组成的格栅, 通过反应介质的吸附、沉淀、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常见的 PRB 类型有连续型、漏斗—导水门型和注入式反应带等。 反应介质(Reactive Material) 指填充在 PRB 中可通过吸附、沉淀、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反应材料。 反应容量(Capacity of Reactive Material) — 2 — 指单位质量的反应介质能去除的污染物的量。 地下水污染羽(Groundwater Contaminant Plume) 污染物随地下水移动从污染源向周边移动和扩散时所形成 的污染区域。 地块概念模型(Conceptual Site Model) 用文字、图、表等方式综合描述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污染物迁移途径、人体或生态受体接触污染介质的过程和接触方式 等。 反应半衰期(Half Life) 污染物在反应介质中浓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停留时间(Residence Time) 污染地下水与反应介质作用的平均时间。 柱实验(Column Treatability Tests) 在反应柱内,设置不同的地下水流动条件和污染物浓度,开展污染物与不同反应介质作用的模拟试验,以评估反应介质去除污染物的作用与效果。 截获区(Capture Zone) 指地下水形成稳定流场后,能够流经PRB 的地下水区域。 指导原则 规范性原则:根据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法律法规要求,采用程序化、系统化的方式规范 PRB 的反应介质选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运行状况监测、效果评估、后期环境监管、 — 3 — 工程关闭等过程,保证PRB 工作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可行性原则:根据污染地块的

文档评论(0)

139****52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