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过秦论》知识梳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VIP

11.1《过秦论》知识梳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PAGE 1 — 过秦论 贾谊 【学习目标】 1.在梳理文章内容基础上,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行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铺排渲染的语言特色,进而了解文章“以赋体写文”的特点。 3.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积累文言语法知识。 4.学习作者于文章中洋溢着的炽热的爱国之情。 本课编写说明: 本课编写说明: 本文档特色为文学常识、文言翻译、文章主旨、内容探究,其中翻译部分对照书本注解,坚持以本为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信达雅。 文言字词建议结合书本和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整理等内容。 本资料适合学生复习和教师备课参考。 【文学常识】 选自《新书校注》。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少即以作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见用于文帝,力主改革,被贬湖南长沙,任长沙王太傅。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三十三岁。 贾谊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赋七篇,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有名,政论集《新书》十卷,其中著名的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论积贮疏》,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论述秦之过失,以为汉王朝统治之借鉴。上篇讨论秦始皇,中篇讨论秦二世胡亥,下篇则论述三世子婴。课文所选是上篇,主要是记载秦始皇,文章以叙为论,先叙后议,文风雄骏宏肆,气势充沛,历来为学者称赞。 论是一种议论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也作“连横”。 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诸侯国联合起来,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们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八荒: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又称“天下”。 陶朱:即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猗顿:春秋时鲁国人,他向陶朱公学致富之术,畜养牛羊于猗氏南部,积累了很多财富。文中是富人的代称。 九州:代指中国。主流的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尚书·禹贡》作: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尔雅·释地》作:冀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幽州、营州;《周礼·职方》作: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幽州、并州。 七庙:本指四亲(高祖、 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古代天子的宗庙。 【文言翻译】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的地势,拥有雍州地区,君臣牢固地守卫着来伺机夺取周王室的政权,(秦孝公)有统一天下的雄心。(有像卷席子一样卷走天下,像包裹一样包走九州,像装口袋一样装走四海,吞并八方荒远之地的意图。)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这个时候,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令制度,致力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具,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在这时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以外的土地。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秦孝公已经死了,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向北收取非常重要的地区。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诸侯害怕,集会结盟,谋议削弱秦国,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珠宝、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