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技术发展历程、产品结构与行业趋势.docxVIP

内窥镜的技术发展历程、产品结构与行业趋势.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 NUMPAGES2 内窥镜的技术发展历程、产品结构与行业趋势 工业内窥镜可以对汽车、发动机、管道、机械零件等与工业产品进行检测,医用内窥镜可以检查我们的身体。医用内窥镜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创手术切口进入人体,帮助医生观测后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产品,是医生的“第三只眼”。 ? 1.? ?内窥镜的过去 ? 内窥镜的发展经历了硬管式内窥镜、半屈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四个阶段的发展。 硬管式内窥镜阶段(1806-1932)。1804年,德国法兰克福Philip Bozzini首先提出了内窥镜的设想,并于1806年制造了以蜡烛为光源的器械,被称为“光导器”,他也被誉为“第一位内窥镜发明人”。1826年,法国医生Ségalas发明了一款用来探查膀胱和尿道的内窥镜。1853年,法国外科医生Antonin J. Desormeaux在两位前辈的基础上,改进并发明了泌尿生殖内窥镜,被誉为“内窥镜之父”。 半屈式内窥镜阶段(1932-1957)。1932年,Wolf-Schindler式胃镜诞生,开辟了消化系统检查的新纪元。胃镜前端有一光滑金属球,方便插入,且灯光较亮,有空气通道用以注气,前端可弯曲,方便了临床的使用。 纤维内窥镜阶段(1957-至今)。1957年,Hirschowitz和研究组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检查胃、十二指肠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原型;1960年,美国ACMI公司向Hirschowitz提供了第一个商业纤维内窥镜。60年代初,日本奥林巴斯在光导纤维胃镜的基础上,加装了活检装置和照相机,有效地显示了胃照相术。 电子内窥镜阶段(1983-至今)。1983年,美国Welch Allyn公司成功研制出CIS图像传感器替代了光导纤维导像术,把信号转换为电视图像,宣告了电子内镜诞生,是内镜历史上另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不久之后,日本奥林巴斯也推出相应产品,占据大部分市场。 内窥镜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科室和不同疾病的检查、疾病诊断和微创治疗。与传统外科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痛感低、创口小、出血少、感染风险小、恢复快,手术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深受患者、医生、医院和医保的青睐。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新型内镜产品仍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已经衍生出胶囊内窥镜、超声内窥镜、一次性内窥镜、无线内窥镜等多种新型电子内窥镜,满足各类临床需求高画质、多功能、智能化、耗材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 2. 内窥镜的产品现状 ? (一)内窥镜的分类 ? 根据镜体进入人体的管道是否可以弯曲,内窥镜主要分为硬管式内窥镜和软管式内窥镜(简称硬镜和软镜)两种。 ? 硬镜通过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借助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硬镜可分为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膀胱镜、关节镜、鼻窦镜等,主要应用于普外科、胸外科、泌尿科、妇产科、骨科等科室;软镜主要通过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或泌尿道来完成检查、诊断和治疗,可分为胃镜、肠镜、喉镜、支气管镜等。 ? ? ? 硬镜光学图像质量高于软镜,硬镜基于成像原理视野窄,且不含器械通道,在手术中只起到观察的作用;软镜有器械通道,可伸入专业的内镜诊疗器械,供术中活检、切除、穿刺等治疗,因此可用于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部分治疗领域硬镜和软镜均有,比如宫腔镜、膀胱镜等。? ? (二)内窥镜的产品构成 ? 内窥镜诊断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窥镜系统、图像显示系统、照明系统。 ? ? 窥镜系统主要由镜体和手柄组成。以电子内镜为例,窥镜系统包括目镜、旋钮、钳道口、光束接口、导像束和导光束等。镜体内部通常包括多个管道,包括照明光纤、传像光纤、水气通道和器械通道,通道可以辅助传气传水、使用器械如软组织夹、活检钳、穿刺器、注射针、高频电刀、取石球囊等等。 图像显示系统主要由CIS图像传感器、显示器、计算机和图像处理器及控制系统组成。照明系统主要由照明光源、传光束和控制系统等。目前普遍使用冷光源,如氙灯、卤素灯和LED光源等。 CIS图像传感器是内窥镜的最核心部件,主要包括CCD和CMOS两种技术方向。CCD技术长期被日本企业垄断,其他企业难以突破。格科微、豪威科技等国内品牌的成功突围,实现了CMOS技术的弯道超车。 2021年格科微在CMOS芯片上出货量达到22亿颗左右,份额全球第一。豪威科技,全球排名前列的数字图像解决方案开发商,也持续发力医疗市场,2021年发布了最新的用于内窥镜和导管的图像传感器和桥接芯片。 ? 3. 内窥镜的产品壁垒 ? 内窥镜行业壁垒极高,从国内与国际品牌的产品壁垒来看,主要分为技术壁垒、系统壁垒两个大的方面。 (一)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专利壁垒,工艺壁垒和投入壁垒三个方面。 专利壁垒方面,奥林巴斯等日企利用产业的先发优势、自身技术优势,迅速形成了大量的发明及技术创新,形成了专利壁垒

文档评论(0)

千年硕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药学医师证持证人

10年深耕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领域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142142000001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20日上传了药学医师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