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课件 第4章 边疆危机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pptx

《中国近代史》 课件 第4章 边疆危机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边疆危机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近代史》目录第一节 边疆危机第二节 中法战争第三节 甲午战争第一节 边疆危机一、海防与塞防之争主要人物“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加强海防的同时,坚决用兵西征收复失地。移塞防之饷增补海防左宗棠李鸿章第二节 中法战争一、法国侵略越南与清政府对策法国侵略越南17世纪以来,法国在开拓海外殖民地的过程中,一直企图占领越南。1862年,法国强迫越南签订《西贡条约》(亦称《第一次西贡条约》),威逼越南割让昆仑岛、西贡(今胡志明市)、下交趾三省(边和、定祥、嘉定)给法国。1867年,法国殖民者派兵直接镇压了越南南部人民起义,侵占了越南南部的永隆、河仙、昭笃三省,完全将越南南圻(越南国土呈长条形,分南、中、北三圻)变为法国的殖民地。1873年,侵越法军从已占领的越南南圻北上,攻占北圻(法国人称之为Tonkin,汉译“东京”)的河内、海阳、宁平、南定诸省。一、法国侵略越南与清政府对策法国侵略越南嗣德帝阮福时邀请原中国反清农民武装、为避清军“追剿”而入越的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帮助抗法。虽然黑旗军打败了法军,但越南最终迫于法国的压力,于翌年签订《法越和平同盟条约》(即《第二次西贡条约》)。该条约规定越南处于法国的“保护”之下,成为“法国进展道路上的里程碑”。黑旗军旗帜一、法国侵略越南与清政府对策法国侵越目的:在越南建立殖民地,以越南作为跳板北上攫取中国的资源。1881年《李宝条约》条约主旨为:以红河划界,红河以北归中国巡查保护,以南归法国巡查保护。该条约未能满足法国侵略者的欲望。1883年,脱利古到达上海与李鸿章谈判,双方互不让步,谈判未能达成协议。李鸿章二、中法战争的爆发及其进程外交斗争的同时,清廷就越南危机征询群臣的意见,李鸿章等少数官员建议朝廷放弃越南这个藩属国,多数人则主张保藩固圉,以防唇亡齿寒。二、中法战争的爆发及其进程镇南关大捷主要人物:冯子材、刘永福;尼格里主要过程: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3月,在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战役。二、中法战争的爆发及其进程镇南关大捷意义:镇南关之战,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战果显赫的战役之一,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并显示出高超的用兵艺术。他采取坚固防御阵地待敌,尔后转入反攻的作战方针,激励官兵奋勇杀敌,并采用主动出击、阵前伏击、近战歼敌、夜袭、包抄迂回、连续追击等灵活有效的战术,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毙伤敌军精锐近千人,缴获了大量枪炮和干粮,取得了中法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越两国军民的斗志,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法战争的形势。消息传至巴黎,导致茹费理内阁倒台。三、不败而败的战争结局1885年4月,签订《中法停战条件》1885年6月,《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规定法军从台湾、澎湖撤退,确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不再是清朝的藩属国。1886年,《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法国获得了通商、修筑铁路等方面的权益,外国侵略者攫取中国铁路权的要求第一次在条约上表现。“法国不胜而胜,吾国不败而败。”冯子材第三节 甲午中日海战一、日本的扩张野心与围绕朝鲜问题的中日交涉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伊始,以对外侵略扩张为基本国策。征韩论:日本征服朝鲜的目的是为了侵略中国。明治天皇《征韩论之图》一、日本的扩张野心与围绕朝鲜问题的中日交涉1882年7月,日本趁朝鲜发生“壬午兵变”以日方遭受损失为借口,签订《仁川条约》获得汉城的驻兵权中法战争爆发后,日本与法国勾结,同时策动朝鲜亲日派发动“甲申政变”。朝鲜在清军帮助下粉碎了日本阴谋。事后,日本政府借此进行要挟,于1885年4月与李鸿章签订《天津条约》条约中赋予了日本像朝鲜派兵的权利,为发动甲午海战埋下伏笔。1875年,日本战舰“云扬号”驶进朝鲜汉江河口。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获得通商口岸通商租地、领事裁判权,在朝鲜沿海进行测量和绘制海图等特权。一、日本的扩张野心与围绕朝鲜问题的中日交涉壬午兵变主要人物:闵妃(明成皇后)、李昰应、主要过程:农历壬午年六月初九,朝鲜发生的一次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的武装暴动。朝鲜王朝京军武卫营和壮御营的士兵因为一年多未领到军饷以及对由日本人训练的新式军队别技军的反感,而于1882年7月聚众哗变。大量汉城市民加入了起义队伍。起义士兵和市民焚毁日本公使馆,杀死几个民愤极大的大臣和一些日本人,并且攻入王宫,推翻了闵妃外戚集团的统治,推戴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执政。这次兵变引发了中国和日本同时出兵干涉,并且很快被中国清朝的军队镇压。闵妃(明成皇后)一、日本的扩张野心与围绕朝鲜问题的中日交涉壬午兵变影响:壬午兵变本来是朝鲜的内乱,但因为其引发的排日风潮而使事件极大地复杂化。1882年壬午兵变是朝鲜半岛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